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集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20份海棠果样品,并从中分离出83株酵母菌,之后利用常规分类学和WL培养基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棠果表面及发酵汁中的酵母菌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酵母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从中选育出优质酵母菌株进行5.8S-ITS区的PCR/RFLP分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分类学和WL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初步分类,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海棠果中分离获得4个属酵母菌,分别为Hanseniaspora(有孢汉逊酵母属)、Pichia(毕赤酵母属)、Saccharomyces(酵母属)和Saccharomycodes(类酵母属);其中包括4个种,分别是Hanseniaspora uvarum(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Pichia kluyveri(克鲁维毕赤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和Saccharomycodes ludwigii(路德类酵母)。从分离出的菌株中筛选典型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等试验研究。经过耐受性试验的分析,菌株B20和B26具有相对突出的生物学性能,尤其是菌株B20,它能在pH为1.5、糖浓度(w/w)为60、低温(℃)为13、高温(℃)为45、SO2浓度(mg/L)为400、酒精浓度(v/v)为18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发酵。然后对菌株B20和B26进行以残糖量和酒精度为主的酒精发酵试验,得到菌株B20在发酵10d后酒精度为11.6%,而B26的酒精度为9.6%。在残糖量试验中,B20含糖量的下降速度比B26快,B20在发酵10d后残糖量为2.4g/L,而B26的残糖量为3.7g/L。综上所述,菌株B20为呼和浩特地区海棠果源优质酵母菌。对最终选出的优质菌株B20进行ITS1-5.8S-ITS2rDNA序列分析,经过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B20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