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石墨烯相比于其他纳米材料,因在表面积、电导率、厚度等方面性能突出,所以其应用价值可以在储氢气瓶、电磁屏蔽、环境水污染处理等领域体现。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共沉淀原理一步法制备了 Fe3O4纳米线@GO(Fe3O4 NWs-pDA@GO),探究了 Fe3O4纳米线晶体的生长机理,并系统研究了 Fe3O4 NWs-pDA@GO的在树脂中取向状态与复合材料宏观的氧气阻隔性能、电磁屏蔽性能的关联规律。在此基础上以聚醚酰亚胺(PEI)为改性剂制备了 Fe3O4NWs-pDA@GO-PEI,进一步探讨了 Fe3O4 NWs-pDA@GO-PEI对亚甲基蓝(MB)与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行为。本实验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共沉淀原理一步法制备了 Fe304纳米线@氧化石墨烯(Fe304 NWs-pDA@GO),并系统研究了 Fe3O4NWs-pDA@GO的取向状态与复合材料氧气阻隔性能、电磁屏蔽性能的关联规律。采用热失重(TGA)、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等表征手段表明,多巴胺可以在不同pH的溶液环境中与Fe3+/Fe2+形成了不同的络合物,最终引导Fe3O4纳米线的生成,同时生成的聚多巴胺利用其本身的粘附性使得Fe3O4纳米线稳定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弱磁场诱导Fe3O4NWs-pDA@GO在树脂基体中发生取向,且Fe3O4 NWs-pDA@GO在环氧树脂中最佳取向程度为96%,此时磁场强度为35 mT。氧气阻隔测试表明,垂直于Fe3O4 NWs-pDA@GO取向的方向,环氧树脂氧气透过系数最低可达3.84 cm3/m2·24 h·0.1 MPa,相对于纯树脂降低了 36.7%。电磁屏蔽测试表明:添加了 2 wt.%的Fe3O4 NWs-pDA@GO在35 mT的磁场下取向后的复材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垂直于入射波方向的电磁损耗明显大于无规分布的复材,而平行与入射波方向取向的复材则明显小于无规分布的复材。(2)以聚醚酰亚胺(PEI)为改性剂制备了 Fe3O4 NWs-pDA@GO-PEI杂化体,系统探讨了 Fe3O4 NWs-pDA@GO-PEI对亚甲基蓝分子(MB)与重金属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UV-V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表征手段研究表明,Fe3O4 NWs-pDA@GO-PEI对包括有机染料(MB)、重金属离子(Cu2+)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能力分别达到了112.3mg/L、63.54 mg/g,且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均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理论。经过五次循环使用后,其吸附能力均能保持在初始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