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房炎作为奶牛常见病的一种,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疾病之一,它不仅引起泌乳量下降,而且影响乳的品质,甚至危及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动物的临床及亚临床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广泛,它是一个重要的细菌性病原。在治疗上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耐药菌株明显增多。传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包括灭活的疫苗及稀释的活疫苗、变性毒素苗,以及从实验性菌株分离细胞壁成分制成的疫苗,这些尝试并没有为抵抗不同性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导致的乳房炎提供显著的保护力。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组多克隆T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无种属特异性,在开发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型奶牛乳房炎新型免疫制剂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本研究对石河子地区部分奶牛场的43份临床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并通过接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自制生化鉴定试验以及API对其进行了鉴定,43份奶样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9份,阳性率为20.93%(9/43)。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各分离株对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和土霉素表现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黏菌素B和林可霉素表现耐药性;采用液体透析培养法进行肠毒素提取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肠毒素的含量为33.27mg/ml。其型别鉴定表明: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株只产生一种肠毒素,占11.11%(1/9);其余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产生2~3种肠毒素,占88.89%(8/9);产生A型肠毒素的菌株有4株,占44.44%(4/9);产生B和E型肠毒素的菌株都是3株,分别占33.33%(3/9);产生C型肠毒素的菌株有5株,占55.56%(5/9);产生D型肠毒素的菌株有6株,占66.67%(6/9)。家兔试验结果表明:肠毒素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组、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组对动物的各项生理指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的测定以及中型粒细胞吞噬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免疫原都能显著提高动物的免疫水平,且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组对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研制抗奶牛乳房炎免疫制剂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