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建筑史——唐宋时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建筑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见雏形,到了封建社会,智慧的广大劳动人民,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础下,更是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建筑成果。唐宋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组群,再到城市规划,都反映出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并且融合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巴蜀地区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多且分布广泛,但是由于木构建筑的保存期限具有局限性,且巴蜀地区的气候易使木制腐蚀,故唐宋时期留存至今的木构建筑屈指可数,唯四川江油窦团山飞天藏一枝独秀。建筑遗构尚存的多为砖、石结构,其中较主要的部分就是摩崖石刻、古塔和陵墓,它们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巴蜀的建筑形制。这些特有的建筑见证了巴蜀的兴衰历程,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有的是名胜古迹;有的则是城镇标志;有的甚至仍旧是虔诚佛教徒们的圣地。巴蜀建筑不但携带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同时也是巴蜀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对于今天的人们研究巴蜀古代建筑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唐宋时期的巴蜀建筑史是巴蜀古代建筑文化、施工技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段。城市规划在社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开始由里坊制逐渐转变为街坊式,使城市的发展更为丰富和便利,并且出现了像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城市——成都。但由于巴蜀地区自古路途艰险,因此辖区内城市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然而建筑文化、技术的传播并未阻断,如多处摩崖石刻的开凿,佛塔的修建等,都传承了巴蜀地区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例如,无论是石刻还是佛塔都有体现传统建筑“楼阁”、“须弥座”等形式的特征表现。其中巴蜀古塔类型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塔的所有类型,而且还有不少古塔是巴蜀独有的造型样式和构造特色。宋末的巴蜀战争还促使了特有的防御性城市和建筑的出现,现今仍有遗存。本论文以巴蜀建筑史——唐宋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建筑及其技术和文化分章叙述为脉络,对巴蜀建筑史——唐宋部分的历史背景、类型特征、城市和建筑特色及营造技术和艺术进行分析论述,将现存的巴蜀建筑梳理分类,力求还原其历史原貌,展示巴蜀建筑丰富的造型样式和高超的建造技艺,并引发人们对这些珍贵的古建筑遗产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其他文献
才子佳人小说是产生于明末清初,以叙述、描写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故事为主体内容的篇幅为二十回左右的章回小说,它在其产生的年代盛极一时。从情节结构看,才子佳人小说具有因诗
20世纪人类的科技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全新的生存面貌。人类面临的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世界,未来将会是真实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共同建
本篇论文主要结合文献资料和实践案例,针对IT运营管理外包服务项目范围管理的特点和目前范围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根据本文作者在这方面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IT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迅猛上升,到2009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而且从能源来源上,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9
本文考察了引用的性质、类型和功能,结合语篇和互文的视角研究了不同语体中引用的表现和规律,并对抄袭和引用的规范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已有研究
里弄住宅作为上海近代历史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保留这份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而里弄绿化的不系统性和随时间的易变性,导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患者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大动脉转位及类型,并与心导管术、手术结果、尸解进行对
当今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由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简单性、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在网上被大量采用。大量的服务和应用(如新闻服务、网
第一编含三章。分析“心”字源初所具有的几个喻象,将“明德”/“知”作为“心”之“火藏”功能的展开。指示这些喻象作为儒道释思想内隐的核心特质,它们是如何被融会贯通在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休养生息的场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