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与“灵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编含三章。分析“心”字源初所具有的几个喻象,将“明德”/“知”作为“心”之“火藏”功能的展开。指示这些喻象作为儒道释思想内隐的核心特质,它们是如何被融会贯通在宋明理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理论体系中。第一章“心”的分析,“心”所具有的“土藏”和“火藏”功能,预示了一系列高层概念语簇群的萌发。心的火藏功能,指示“知”之“明”,是心能发挥“思”之功能的重要原因。同时,“心”与“泉”、“镜”这两个喻象的关联也极为紧密。本章尤其注重分析先秦孟、庄对“心”之理解、喻象之殊异,提出这里“一动一静”的差异,正是交融为阳明心学特质的两大基础来源。第二章“知”:心的功能分析,以圭峰宗密“灵知”、“寂知”为例,阐释中国古代思想的论辩发展,如何将重心从“心”转移到了作为“心”之功能的“知”上;并指出阳明的“良知”学说,虽以孟子“四端”(幼芽)的“良知”思想为根基,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吸收了圭峰宗密以“光”为主要喻象的“灵知”思想。第三章“心”为字母的若干分析,以儒家古典思想为背景,将“心”作为“字母”和“大本”,从对“心”做动态理解基础上,分析由此生发出的一系列在儒家思想中具有核心话语意义的语簇群,如“仁”、“性”、“德”等,指出它们内在有一种自然生长、相互呼应的意义脉络。第二编含四章。以阳明心学文本为分析依据,在中西互通的坐标体系下,将对心学若干基本喻象的阐释分析,扩展到对中国古代思想整体气质的梳理上。第四章动水与静水,原始儒道对“水”喻象的使用,一偏静一偏动。水蒸发为气,流而为道,风吹而水文、直波,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包括:如何注经、如何循道、如何建立其一气蝉联的本体宇宙论,以及体用关系的讨论;“静水”之渊深明亮的喻象,则形成了“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审美理念。第五章种子与植物,结合《周易》“复卦”和“恒卦”,阐释儒家建立在种子萌芽、生长之生命秩序基础上的“天时观”;“受中而生、中通而直”的“木”,为何成为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树”、“三才”、“人极”等的核心喻象;静静闭藏、收获的嘉谷,作为“时物”,得时而生、得时而落,正是“熟仁”的工夫;“和实生物”的世界观正是建立在“稼穑之甘”的基础上,“诚”在这里近似“真理”的展开,“贞”象征着“真理”的寂而闭藏。第六章日与镜,西方的“日”喻往往与作为上帝的“(光)泉”相通,中国则是“日”与“镜”喻在“照”的功能上相通。“日”“镜”都拿来象征人心,导致心学里更多承认个人成圣的可能性。“镜”的角度,决定了“境域”的展开程度,故可借用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来解释“心镜”和“画镜”的问题。第七章光与灵明,儒家更重视“光明”,道家更重视“葆光”、“知白守黑”。人心如同“光的种子”,修身并非为“自耀其明”,而是“回光照内”而惜明,这是儒家以“生色”、“玉德”为君子特质的原因。“心亮”、“语莹”,都是这颗“光的种子”的映现,“共通感”在这里如同涌动的火溪(Feuerbach),促成人人间的谅解,这也是真善美的大源。美作为光的闪耀,使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际”倏忽间消融了。第三编含三章。从基本喻象入手,讨论中国古代诠释经典、修身悟道功夫的几种模型,并对镜喻阐释做一些补正说明,以引出在此基础上中西比较研究的新思路。第八章两种诠释法,“经”是从“直波”图象渐次引申而形成,中国人对“直”、“水之赴下”、“百川归海”的重视,导致大禹“治”水有了诠释和读书方法论上的象征意义。“注”、“疏”、“导”、“引”、“衍”等解经方式,都是将“经”理解为一种水道,必须顺势而为,将注者的生命体验注入其中,或将经典中凝结的生命经验导引而出。同时,经典被视为一种有机的生长物,读书是为了在“立德”的基础上养心。“天地之心”的存在,使我们能和古人达成一种“共通”的理解。第九章工夫论,与“水”喻相联系,有观动、观静两种修炼方法。前者近似于儒家的“善观春意”,后者多是老庄、佛家的静坐功夫。“立志”以“木”喻为模型,是较为纯粹的儒家工夫,如孟子“以志帅气”。阳明将其发展为按照树木生长秩序而阐发的工夫:立志如布种,灌溉使萌芽舒发,养正并删去繁枝,最后达到熟仁境界。同时,阳明的“磨镜”,也随学者资质高低而具有内在的分辨和次序。宋明理学家过多融入静坐而悟本体的佛老功夫,开始产生极为严重的“光景”问题,追求把捉光明心体而为病执。第十章补正和反思,对镜喻进行补正。分析阳明“心学”在何种程度上与朱熹理学存“通”而与象山心学有“异”。阳明先提“心”学,后提“致良知”,都未摆脱“知”(灵光)和“仁”(种子)在他理论中的微有罅隙。“以镜喻心”本自老庄,其与共通发动的“仁端”无涉;明镜应物“知”和光澈灵明“知”,来自融合老庄的宗密思想,本义为求空空大圆镜智。要将这些本身异质的喻象融入儒家以“仁”之“充实”、“感动”为基础的“心”、“良知”理论,就须付出艰苦努力。阳明尚能勉强圆融,在他后学处始分崩离析,或流于禅,或拘于儒,并不能完全理解阳明为何作此融合工作的苦心。镜的“反光”特性,在西方导向形成“反思”、“表象”、“思辨性”等形而上学概念,以致罗蒂断言西方“形而上学”成因乃在“巨镜之心”的图画;而在古代中国,镜的反光自照,或实或虚,同样形成令人头痛的“光景”问题。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之处。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代表辖区内居民向社会举债,来建设本地公用事业的借款凭证。在美国比较广泛些,有些地方政府的事业部门也是可以单独举债的,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才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教学沿袭着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传教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讲授,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
才子佳人小说是产生于明末清初,以叙述、描写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故事为主体内容的篇幅为二十回左右的章回小说,它在其产生的年代盛极一时。从情节结构看,才子佳人小说具有因诗
20世纪人类的科技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全新的生存面貌。人类面临的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世界,未来将会是真实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共同建
本篇论文主要结合文献资料和实践案例,针对IT运营管理外包服务项目范围管理的特点和目前范围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根据本文作者在这方面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IT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迅猛上升,到2009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而且从能源来源上,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9
本文考察了引用的性质、类型和功能,结合语篇和互文的视角研究了不同语体中引用的表现和规律,并对抄袭和引用的规范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已有研究
里弄住宅作为上海近代历史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保留这份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而里弄绿化的不系统性和随时间的易变性,导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患者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大动脉转位及类型,并与心导管术、手术结果、尸解进行对
当今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由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简单性、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在网上被大量采用。大量的服务和应用(如新闻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