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引用的性质、类型和功能,结合语篇和互文的视角研究了不同语体中引用的表现和规律,并对抄袭和引用的规范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已有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选题价值和语料来源。同时,辨析引用和有关概念(互文、戏拟、转述等)的关系,从而指出引用的确定界限。第二章讨论了引用的修辞动因和意义。修辞动因如模仿的动因(模因),显示学识的动因等,而更多的是引入“语境”,参与文本构成的动因。引用的修辞意义,例如增强叙事性、增加辩驳力量、增强艺术感染力等等。第三章分析了引用的形式标记,分为有标记引用和无标记引用。有标记引用讨论了引号、印刷排版(如字体变化等)、标记词等标记;无标记引用讨论了简单参考(人物、出处等)和复杂引用(结构的引用和“改头换面”的话语的引用)。第四章简单回顾了传统修辞学中的引用辞格。将引用辞格的定义、分类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作为辞格的引用进行了反思,指出其视角的局限。第五章从语篇视角详细探讨了引用在不同语体中的表现和功能。在新闻语体中,引用和语篇之间的联系突出表现在话题的一致性。新闻语篇追求真实性,反映在语篇中,就是让事件的当事人说话,让站在不同立场的人说话。所以,新闻语篇中引用体现的互文,主要表现在文本和不同主体的话语之间,作者就同一话题把不同的话语组合并排在一起。在法律语体中,引用和语篇之间结合紧密。对法条或案例的援引必须满足新语境的需要,必须根据现有要素,选择恰当的法条或案例。引用体现的互文表现在文本和法律法典之间,主要形式是法律条款或案例对当下文本的论证和支撑。文艺语体是讨论的中心,其引用最为自由和广泛。文艺语篇中引用体现的互文,主要是在叙述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外部文本话语。大多是描写型引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它们构成叙述自身;同时,作者的评价性和说明性引用体现了意识形态介入和干预。文艺语篇的自由而广泛的引用,将互文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扩展。这也是文艺批评赖以繁荣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讨论了科学语体等的引用。第六章分析了引用的规范性。同时,以抄袭的互文研究为范例做了语篇视角的探讨。最后是结语。论文认为,引用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文本构成方式,一种重要的谋篇策略。引用是把别人的话语拿来为我所用,在和自己言语的互动中构成新的语篇。引用在当下文本中一方面是叙述本身,另一方面在和当下文本的互动中实现自己的语篇功能。引用的语篇功能的实现,不同语体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互文的呈现方式和语境的关联度上。所以,引用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组构因素,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