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三类贫困的动态转化及治理对策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扶贫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贫困治理从大水漫灌到形成一套系统的治理体系,在全球减贫贡献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从2012年起算的六年时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823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聚集和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的研究,尝试对收入贫困以外的贫困状态进行测算,并探索不同类型贫困间相互转化的路径,以阻断贫困间的动态转化,形成贫困恶性循环;同时列举、分析三类贫困典型案例,从中得到治理三类贫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实现全面脱贫提供治理对策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保障基础。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多维贫困理论,精准扶贫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北京大学2012、2014、2016年三期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选取了西部地区7个省(市)为研究对象,经整理筛选出三期均有调查数据的家庭,形成为期5年的家庭追踪数据,最终筛选确定2507户家庭样本,7521份样本问卷;从经济、教育、生活三个维度对家庭在调查年份所处的贫困状态进行测算,并比较同一个家庭在三次调查节点的贫困状态变化,包括:支出型贫困与收入贫困的相互转化,支出型贫困与临界贫困的相化转化,以及收入贫困与临界贫困的相互转化,从而测算家庭贫困状态动态变化的结果。采用案例研究法,对西部地区政策适应性以及贫困治理模式、三类贫困治理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西部地区贫困治理模式,为有效治理三类贫困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支出型贫困情况严重,临界贫困逐年递增。从测算结果来看,支出型贫困家庭户数占比大,临界贫困家庭户数占比相对较小,但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贫困动态转化率高,集中在收入与双维贫困。(3)脱贫率较高,但持续贫困情况较为严重。一方面,反映了西部地区脱贫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贫困帮扶中,对贫困户的帮扶成效较低,未能实现高效快速的脱贫。最后,立足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大背景,提出了西部地区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要调整分类识别方式,健全动态监测机制;二是增强内生发展能力,降低返贫陷贫风险;三是优化扶贫资源分配,创新协作治理模式;四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治理转型。
其他文献
2010年以来,赴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遭遇的信任危机开启了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高峰。资本市场好似围城,围城外千军万马正想着进入,但是为何还会有历经辛苦成功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向往着围城之外?我国政府、企业又应该用怎样的措施应对?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概念股回国国内A股问题进行研究,以完美世界为例分析中概股公司回归国内A股的动因,以希望为促进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持续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作为在此过程中贯彻并且执行我国“支农”政策的主力金融机构,也是实现“支农”政策的关键性载体。同时作为我国农村区域的关键性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资源更多的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农村商行银行的首要目标。因此,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和客户,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物流速度、售后服务等正在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速响应客户要求、及时准确将产品送达客户是影响物流速度的关键环节,这对企业仓库的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效的仓库作业流程不但能够提高物流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V工厂是一家
消除贫困一直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当下,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时期,深度贫困地区因其致贫因素错综复杂、多维贫困交织叠加,成为我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现阶段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面临供需错位现象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低等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在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时间约束下,如何实现扶
贫困地区是我国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其主导性产业是农业,农业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持续脱贫至关重要。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生产要素,而在农业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人力资本则扮演着必要且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农业科技投入的减贫效应。因此,有必要将农业科技投入、人力资本与减贫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厘清农业科技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不同人力资本对农业科技减贫效应的门槛作用。本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消费者对于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倒逼上游农业产业在结构上进行不断的优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文中提到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发展有机农业将是未来我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的转移,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经和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等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1980—2017年,世
人口和经济的变动使得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土地利用及其污染状况会对当前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模拟不同的未来情景下,社会经济变化如何影响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其实质在于挖掘社会经济有效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期探寻一条区域绿色环保发展最优路径,推动未来芬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均衡发展。论文基于系统论、协同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以芬兰万塔河、卡利维亚河流域集
本文从爱尔兰—英国诗人希尼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入手,并结合考察他的整体创作,以客观的事实和具体的文本论证:希尼应对其两难身份的策略其实并非—以贯之,而是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