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景模拟下芬兰两河流域土地利用预测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和经济的变动使得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土地利用及其污染状况会对当前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模拟不同的未来情景下,社会经济变化如何影响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其实质在于挖掘社会经济有效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期探寻一条区域绿色环保发展最优路径,推动未来芬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均衡发展。论文基于系统论、协同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以芬兰万塔河、卡利维亚河流域集水区为实证研究区;建立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多情景框架,重新制定了适合万塔河流域和卡尔维亚河流域的经济参数;运用多情景模拟分析法和线性插值法,探究在4种不同的情景下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影响万塔河流和卡利维亚河流域土地利用,并比较两个流域的土地利用未来发展演变趋势。论文章节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变化分析和驱动因素;第四部分构建多情景模型框架,在4个不同的情景下模拟并预测研究区2018-2100年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并进一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结论如下:(1)两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以林业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历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2)全球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多情景是区域性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多情景的基础,结合国家以及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可以建立适应国情的区域性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多情景。(3)在不同的情景模拟下,研究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土地利用会变化预测呈现明显的差别。其中,在所有的情景模拟下,常规发展路径(SSP5)路径是最不合理的未来情景,极可能造成城市规模过度扩张;相反在两个流域,可持续发展(SSP1)路径是一条合理利用土地、保护波罗的海生态环境的最优绿色环保发展路径,也是必须坚持推进的最优路径。(4)在相同的情景下,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的变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人口变动是造成预测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化石燃料不合理利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其清洁环保、存储量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新能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较低,无法满足直流母线或负载的要求;并且新能源供电单元易受天气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输出难以稳定。针对含有新能源供电单元的变换器的上述问题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在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协商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的内容、方式不断地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为提升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贡献了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在政协协商方面不断地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为龙岗公共决策的制定、推进、完善提出了很多良好的意见建议,部分建
2010年以来,赴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遭遇的信任危机开启了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高峰。资本市场好似围城,围城外千军万马正想着进入,但是为何还会有历经辛苦成功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向往着围城之外?我国政府、企业又应该用怎样的措施应对?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概念股回国国内A股问题进行研究,以完美世界为例分析中概股公司回归国内A股的动因,以希望为促进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持续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作为在此过程中贯彻并且执行我国“支农”政策的主力金融机构,也是实现“支农”政策的关键性载体。同时作为我国农村区域的关键性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资源更多的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农村商行银行的首要目标。因此,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和客户,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物流速度、售后服务等正在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速响应客户要求、及时准确将产品送达客户是影响物流速度的关键环节,这对企业仓库的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效的仓库作业流程不但能够提高物流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V工厂是一家
消除贫困一直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当下,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时期,深度贫困地区因其致贫因素错综复杂、多维贫困交织叠加,成为我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现阶段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面临供需错位现象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低等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在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时间约束下,如何实现扶
贫困地区是我国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其主导性产业是农业,农业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持续脱贫至关重要。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生产要素,而在农业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人力资本则扮演着必要且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农业科技投入的减贫效应。因此,有必要将农业科技投入、人力资本与减贫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厘清农业科技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不同人力资本对农业科技减贫效应的门槛作用。本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消费者对于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倒逼上游农业产业在结构上进行不断的优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文中提到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发展有机农业将是未来我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的转移,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经和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等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1980—2017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