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消费金融的创新不断,金融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各类金融主体也纷纷争相拓展其金融消费市场,发展新兴的消费群体,其中高校学生就是该类新兴群体之一。他们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对新兴事物的接收能力强,但局限于个人直接收入来源有限,又抑制了其金融消费能力。高校学生未来的金融消费潜力是巨大的,然而现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又是很脆弱的。因此,如何规范金融消费市场中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的行为,实现金融市场的繁荣有序,从而达到维护高校学生们的金融消费权益的目的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共包含了五章内容。第一章是总的介绍部分,对本文选题的相关背景、意义和价值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整篇文章的构思、结构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做出了概括。第二章是概述部分,对高校学生金融消费的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和特征给予论述,同时,还根据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主要金融消费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第三章是高校学生金融消费现状的考察分析,从现状到主要权利内容包括安全保障权、消费知情权、个人隐私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诉讼检举权,再到具体侵权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如前期的欺诈、诱骗性信贷产品宣传泛滥,包括了费率不明的变相“高利贷”,降低贷款门槛的“不良贷”,疏于审核的“多头贷”等,后期借贷机构非法催收等。最后整理了现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及近期出台的政策文件。第四章则重点论述了高校学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金融消费提供者的不规范经营和高校学生金融消费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论述分析。最后一章也是主要体现本文研究成果的一章,对如何完善高校学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和第四章的内容基本相对应,在这部分主要提出了五个大的建议。一是加快有关高校学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研究;二是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消费模式;三是加强相关立法和监管;四是规范适用于高校学生的金融产品;五是注重对高校学生的金融消费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