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目标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图像中每个目标对象的分类,同时在目标中心点四周绘制大小适当的边界框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目标检测任务是视频分析、场景理解等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新目标检测算法层出不穷。目标检测技术的突破使得对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诞生了系列算法。虽然目标检测算法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目标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图像中每个目标对象的分类,同时在目标中心点四周绘制大小适当的边界框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目标检测任务是视频分析、场景理解等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新目标检测算法层出不穷。目标检测技术的突破使得对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诞生了系列算法。虽然目标检测算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仍存在以下挑战:目标对象会发生旋转和尺度变化,尤其在尺寸极小时,由于小目标携带的信息量少,特征提取困难,无法进行精确的对象定位;目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在高性能计算机上依然存在着检测精度和速度无法兼顾的问题,导致难以在可移动开发板上找到精度和速度的平衡点。本文提出以小目标检测精度和速度相均衡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实现Jetson TX2(TX2)嵌入式开发平台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优势结合,更符合现实应用的需求。针对常用行人检测数据集中小目标样本较少的问题,采集并标注了训练数据集,与常用行人检测数据集进行联合训练和效果对比。同时,本文基于YOLOv3-Tiny算法进行改进,考虑到YOLOv3-Tiny网络结构相对简单且用于输出预测结果的特征图感受野较大,在网络中增加了卷积层并根据特征金字塔的思想对高层和低层特征图进行融合。此外,在网络中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普通卷积,构建了轻量化的小型卷积神经网络,使网络更适合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平台。最后,针对开发平台的硬件特性进行了内存调度优化和线程设计,避免了不必要的拷贝操作,在TX2开发平台上实现了速度和精度的折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TX2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小行人目标检测,且对小行人目标的检测效果优于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此外,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网络结构简单,在计算效率上更有优势,而且本文所提算法的模型权重较小,在资源加速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的精度和速度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具有更强的开发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核反应堆、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生产过程中。持气率是反映气液两相流动态行为的重要参数,持气率与流型、流速、流动方向等密切相关,是建立气液两相流流动模型的重要流动参数。超声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多相流持气率检测技术,其中,探究气液两相流超声传感器持气率理论模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及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建立了不同泡径尺寸下气液两相流泡状流持气率理论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流体取样器获取气液
两相流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领域,研究两相流的流动形态及运动规律,对国民经济与国防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Wire-Mesh传感器是一种侵入式传感器,能够直接测量流体的局部电导率并转换为局部相含率,被广泛应用于定量刻画流体的流动结构。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借鉴其在图像分类及图像分割等任务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还原出更多
无人驾驶车辆是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也是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在无人驾驶视觉感知中,行人检测与跟踪是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在很多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由于无人驾驶场景环境背景复杂以及行人固有的特性,行人检测与跟踪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针对无人驾驶车辆对于行人检测鲁棒实时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S
挖泥船是现代疏浚工程中重要的工程工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高效的工作效率。挖泥船的输送管道需要监测很多的工程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流速和浓度指标分别由电磁流量计和放射性源密度计检测得到。在目前的系统工况下,各个工程测量指标之间是独立的,并没有利用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为系统提供控制和反馈信息,因此其控制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流速指标是由传统的电磁流量计测量得到的,但是挖泥船的管道内部存在大量的泥
油水两相流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工业生产中,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由于地层中本身含有的大量地层水和长期的注水开采,低产低渗油田的油井大多呈现低流速高含水生产特点,准确测量井筒内高含水率条件下的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实际意义。然而,由于低流速油水两相流相间滑脱现象明显,局部浓度和速度分布不均匀,导致油井动态监测中的持水率测量难度很大。为了克服传统电容传感器在水为连续相时含水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开始的智能车辆到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本文重点研究无人驾驶系统中的局部路径规划问题和轨迹跟踪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搭建无人驾驶观光车实车平台。首先,本文研究了无人驾驶的局部路径规划问题。无人驾驶中的局部路径规划问题可以统一成动态避障问题来处理,本文将人工势场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过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介绍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其创作的这本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而美妙的海底世界。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定篇目,这本小说也常出现在试卷中。
自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众多交叉学科的发展成熟,移动机器人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完成繁重且难度高的任务。为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且保证高效完成任务,其导航,动态避障,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功能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移动机器人的运动环境较为复杂多变,这也使路径规划成为移动机器人运动问题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传统算法,智能仿生学算法具有灵活
根据我国在航空、航天等工业制造领域对混联机器人加工应用的重要需求,针对卧式混联装备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重力补偿问题,本文以TriMule卧式混联机器人为典型研究对象,根据该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TriMule卧式混联机器人的重力补偿策略,并对重力补偿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对重力补偿系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目的是为该类型卧式混联机器人的重力补偿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借鉴。首先针对TriMu
脑肿瘤作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每年约有10万人遭受病痛的折磨。由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人体无害,能够实现三维成像、多模成像,故其经常被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然而对于不同的患者,脑肿瘤本身的形状、分布等各有差异,且医生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因素,所以一直以来研究者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医疗影像实现脑肿瘤的精细分割。本论文基于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