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航天器构形设计及一体化动力学与控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r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航天器是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构成的虚拟航天器系统,具有在轨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研究集群航天器对于加快快速响应空间系统的建设速度,增强空间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新型航天器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集群航天器模块间能量传输、数据交互的需要和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集群航天器空间圆形编队问题,进而引出集群航天器编队构形保持问题,为避免采用姿态和轨道分别描述和设计控制器造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研究了集群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问题和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针对集群航天器空间圆形编队问题,基于平均轨道要素差建立了无摄相对运动模型,给出了空间圆形编队构形设计流程。当零J2摄动条件不再适用时,通过分析J2摄动对编队构形的影响,进而提出修正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公式能有效抑制编队构形的迹向漂移。由于修正公式只是抑制而非消除主、从航天器相对位置误差的发散趋势,因此还需对航天器加以控制。针对集群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问题,采用对偶四元数框架体系,给出了传统参数的对偶四元数描述,建立了单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进而拓展到可同时描述航天器间相对姿态和相对轨道运动的两航天器相对姿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该相对动力学模型形式简洁,避免了传统姿态描述方法存在的奇异性和繁琐的运算,可用于集群航天器姿轨一体化控制器设计。针对集群航天器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将控制问题即编队构形保持问题分为两类跟踪问题并分别设计姿轨一体化控制器。一是主航天器按预定轨道运行,同时跟踪任务要求的期望姿态运动,设计了反馈线性化-广义PD控制器和近似函数-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二是从航天器相对虚拟主航天器的运动满足编队构形设计的轨迹,同时跟踪任务要求的期望姿态运动,设计了改进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抑制执行机构的输出饱和问题。
其他文献
NOTAR系统是现今直升机所用的系统中比较先进的平衡反扭矩的系统。尤其表现在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正常使用。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环量控制尾梁系统的建
三元乙丙(EPDM)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绝热包覆层位于发动机壳体与推进剂装药之间,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绝热包覆层可以有效地控制装药燃面的变化规律,得到所需要的内弹道性能,
学位
学位
喷墨写真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广告领域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喷墨写真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高速的数据传输和高精度的喷墨控制成为
学位
本文对天基再入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进行研究,已完成以下研究:建立了天基再入飞行器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再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完成再入走廊的设计并分析了其影
以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巡航飞行器巡航段飞行器编队和末段预测制导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两项技术分别为飞行器突防和精确打击的重要战术技术手段。  首先
开缝圆柱作为经典圆柱绕流问题的分支,其升阻力特性、脱落涡结构、频率等特征与基准圆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特征使得开缝圆柱较基准圆柱在一些工程运用方面更具有广泛的前景,但从
隐身性能是现代战斗机生存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外形隐身以及隐身材料的应用是飞机隐身的重要措施。然而,单独应用外形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不能同时兼顾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周围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弹、卫星等大型装备的功能逐渐完善和强大,其内部结构日益复杂,而在现代大型装备中,电子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其出现故障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