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学生成长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已被人们接受。将情感思维能力培养嵌入思想品德教学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第一类也体现出对培养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重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着重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思维能力培养,使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对情感思维能力培养更好地在学生身上接纳和内化。在当今新课程理念教学改革愈发重视思维培养的背景下,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情感思维能力培养相互渗透、融合,实现情感思维能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怎样转变观念,去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要求。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中谈到:“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意、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1】这一切都需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以培养情感思维能力为手段来实现。本论文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研究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通过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多方借鉴一线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经验,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实现途径,从转变观念、尊重个体、展示个性、灵活教学、整合优势五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方法,力争实现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进一步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地发挥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