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城古村聚落形态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个乡村聚落有如镶嵌于历史长卷中的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长不过三十余华里,四百里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这里见证了泽潞商帮的兴盛衰败,目睹了明末战乱的烽火连天,这里也集中保留有30余处非常精美的古村镇,其分布之集中,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其中以屯城村为杰出典范。屯城村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六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至迟在长平之战时便已成村,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屯城村选址合理,“依山傍水”,船形格局清晰;街道规划合理,“主干道、居住街巷、户前窄巷”层次分明;防御建筑周全,“硬性、软性防御”相得益彰;民居形态独特,“四大八小”功能清晰,是研究沁河中游传统聚落的最好案例。对屯城村的研究,一方面从收集各类田野资料和官方统计入手,通过对村落自然与区域、历史沿革、社会、经济文化的梳理,为研究聚落选址、构造技术、建筑空间做出前期准备。另一方面按照规划学、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理论分析、归纳综合、概括提取等手段,由宏观到微观,探讨屯城古村形态、建筑空间以及装饰艺术。古村形态章节,分析了古村的村落布局以及村落肌理。建筑空间章节,对建筑形态进行了分析,并按类型学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进行了研究。装饰艺术章节,调查了村落装饰方面的成就。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村落的保护发展进行了讨论,通过设定保护内容,尝试性地对该聚落历史空间的存续与再生提出方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到观念,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发展。然而经
农业转型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内部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农业转型发展
气候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能够营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
学位
文章以“农村精准扶贫”为背景,关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程度很高,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如火如荼的乡村城镇建设活动开展的同时,人文历史环境逐渐消亡
本文所述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昼夜适应性的工厂流水线光环境研究》(51378518),基金的目的在于利用国外照明及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疲劳周期的昼夜动态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汉口原租界区规整的城市路网中,存在着大量连接城市道路与里分住宅单元入口的交通空间——巷道。随着时间的变迁,里分住区的多次易主,巷道不再仅仅
工业革命的出现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浪潮也随之兴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的多种功能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且产生了城市交通
城市公园是市民户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舒适性对城市公园的使用率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城市公园微气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城市公园微气候的研究主要是对各种景观要素对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由文化遗产保护和绿道区域化结合发展而来,它发端于美国,表现为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是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兴领域。  本文从遗产廊道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