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实现途径——ABC公司的案例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i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外部的环境变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内部组织不断面临架构变革以调整自身的目标和策略。这种经常性的动荡容易导致高人员流动,企业低绩效及疲于招兵买马。如何在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选拔和留住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高绩效的人才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是近期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erson—organization fit)是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研究中新概念,国外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会对组织承诺、员工满意度等个人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关于如何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实证研究却较少。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实现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途径。 本文在对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通过对ABC公司的实地研究,以其中一个生产采购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公司氛围的观察、对员工进行个别面对面地访谈、并运用OCP(Organizational Culture Profile)这一测量工具衡量ABC公司员工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程度。文章探讨了ABC公司是如何通过组织社会化预期阶段上新颖的招聘举措、独特的适应社会化阶段下的员工融入计划和社会化策略以及跟踪式地、连续、终身培训体系来实现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并就ABC公司相关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本文针对新进员工对组织不适应而导致的高离职率和低工作绩效等现象,从组织社会化理论出发,讨论实现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具体途径,从而帮助了解员工适应组织的内在机制,对企业了解员工如何传承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如何从“组织外部人”发展到“组织内部人”,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了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从企业内部看,适度的人员流
胜利油田是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郁、非常有代表性的垄断型国企。近些年来改革调整的力度比较大,员工群体类型多样化、复杂化,不同类型、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是对企业的迫切要求。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各方面的性能越来越重视.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功能的实现,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受注意力影响,小学英语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教学实践来看,驱动式教学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的发展需求,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励性原则等四项原则,按热身活动、现学习任务、任务完成过程、成果展示、学习评价、作业与练习六个环节来组织实施。  【关键词】驱动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