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期,对城市来说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农村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就为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创造了条件。但在现行的法律范围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征用方式成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进入市场流转,极大地束缚了土地产权人对土地的投入与维护,阻断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不仅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把集体建设用地限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使用,没有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土地的市场价值被掩埋,也损害了农民想要进一步获取土地收益的权利,进而减缓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要求,无法有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了突破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出了新的内容,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探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原因,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再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家乡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和它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实证分析检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显著影响关系,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乡镇积极参与建设用地流转,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和经济发展,也发现有的地区开发大片土地建造居民区低价出售却无人购买居住,土地资源仍遭到闲置和浪费,对此本文实地调研的结论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做好民意调查工作之后再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切实调动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切实愿望,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做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意义、背景,对前人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为本文的写作和研究打下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梳理;第二章是分析几种典型的流转模式,总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章是分析流转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对家乡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研,讲述调研成果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具体实践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