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分析幽默产生的机制及其翻译。根据格莱斯关于交际的对话原则,幽默是交际双方在表层的语义特征上违反了相关原则而造成的不协调和突兀感而产生,因此幽默的欣赏需要付出更多的推导努力。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语言的一种释义性使用,追求最佳关联。最佳关联即听话人在结合当前语境和自己原有知识的前提下,付出适当的推导努力,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人们常用效果来评价幽默,因此格特的翻译理论适于幽默及其翻译的分析。因此,在幽默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明白两种语言的差别,找出原文中的幽默线索,并忠实地在译文中再现,以达到与源语文本同等的幽默效果。本文选择著名小说《围城》作为案例分析,首先阐述了该书中幽默的美学特征,并根据幽默在文中的作用和其产生方式—不用修辞手法的使用—分为两类进行分析。其中幽默的作用包含刻画人物和反映社会现实两类;涉及到的修辞书法有比喻,双关和夸张。着重分析钱钟书如何运用语言产生幽默,以及译者在相应的英译本中对这一特殊效果的再现。本文针对选白小说中的实例,首先对幽默的产生机制,即钱钟书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源语文本中的不协调感导致了幽默的产生,而读者在经过推导努力后使得不协调感得以解决,从而获得了幽默的效果。接下来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源语文本中的幽默线索是否在译文中保留并忠实地再现。选择的译文实例从句法结构,选词和修辞方面都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并尽可能的达到了与源语文本同等的语境效果,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在对实例中幽默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后,对照源语文本和译文中的幽默线索,探究译文的忠实程度和最佳关联取得的效果,阐述了翻译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有效的分析和全面的推理给出修改的建议,以更好的再现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