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政府养老压力日益增加,而养老金体制尚不健全,养老金征缴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7月20日,中央政府出台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地方五项社会保险的征缴工作统一转交给税务部门,旨在规范社保征收。该政策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企业养老负担加重经济后果的讨论。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政府养老压力有向下传导至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减税降费,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也是中国当前重要的经济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保征缴机构转换改革,企业养老支出和企业价值的关系重要且迫切。
本文以2018年7月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为契机,采用事件研究法,试图厘清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企业养老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社保征缴机构转换改革事件通过增加企业低效率现金支出,对公司价值造成了负面冲击;企业2018年前实际缴费率越低,未来补交养老金越多,市场反应越差,未来多补缴1元养老金可以带来约2.76元的当期市值下降;2018年前已经由税务部门征收养老金地区的企业在事件中股票的市场反应更差。②员工激励程度不同以及老龄化程度不同地区的企业,养老金实际缴费率与市场反应的关系有所不同。③拖欠养老金、隐瞒员工人数和按最低基数申报社保这三种逃费方式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考虑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①使用安慰剂检验的方法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时间趋势进行识别;②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自选择偏误进行减弱;③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对主要变量重新构造的方法减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除此之外,本文还使用了各种常用的企业价值和企业养老支出的衡量指标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终发现本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保征缴机构改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点创新:在理论意义上,丰富了公共产品和社会效率以及员工和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人口老龄化的微观影响、企业社保支出的经济后果以及政府在养老金领域管制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可以为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保征缴机构改革提供实证借鉴。
本文以2018年7月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为契机,采用事件研究法,试图厘清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企业养老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社保征缴机构转换改革事件通过增加企业低效率现金支出,对公司价值造成了负面冲击;企业2018年前实际缴费率越低,未来补交养老金越多,市场反应越差,未来多补缴1元养老金可以带来约2.76元的当期市值下降;2018年前已经由税务部门征收养老金地区的企业在事件中股票的市场反应更差。②员工激励程度不同以及老龄化程度不同地区的企业,养老金实际缴费率与市场反应的关系有所不同。③拖欠养老金、隐瞒员工人数和按最低基数申报社保这三种逃费方式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考虑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①使用安慰剂检验的方法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时间趋势进行识别;②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自选择偏误进行减弱;③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对主要变量重新构造的方法减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除此之外,本文还使用了各种常用的企业价值和企业养老支出的衡量指标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终发现本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保征缴机构改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点创新:在理论意义上,丰富了公共产品和社会效率以及员工和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人口老龄化的微观影响、企业社保支出的经济后果以及政府在养老金领域管制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可以为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保征缴机构改革提供实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