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税收入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准公共需要,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税收共同构成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对地方政府而言,非税收入显得尤其重要,但非税收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所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非税收入的系统研究,将我国实际情况和非税收入发展的历程分析作为研究基础,界定了我国非税收入的内涵,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三个角度论证了非税收入存在的必要性。文章重点从我国非税收入发展的历史沿革、非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非税收入的管理三方面分析了我国非税收入的现状,从规模上来看,过去二十年来,非税收入总规模是呈不断增长趋势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规模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中央政府非税收入规模逐渐缩小,地方政府则不断扩大,2011年地方非税收入占非税总额的81%,高出中央62个百分点;从项目结构上来看,我国非税收入的项目结构比较单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所占比重较大,国有资源使用收益流失较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上缴国库不足,很多项目仍在预算外管理;从管理现状来看,我国的非税收入制度有待创新和加强,管理模式也存在不断探索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税收入规模、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参考借鉴了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非税收入管理,总结了国外非税收入管理的主要经验,即项目管理必须科学、纳入预算管理、严格征收管理和有效的监督。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表现在:非税收入无序膨胀、征收主体多元化,未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征收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低,监管不严等。其成因主要在于:非税收入的法制建设落后、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部门利益驱使、公用财政体制不健全、票据管理不规范等。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构建了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总体框架,即确定非税收入管理的目标,创新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和加强非税收入的绩效评价,以期达到规范、科学管理非税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