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借助自身优势平台,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包揽包括英美等第一梯队国家地区在内的大量订单,并以其为着手点,跻身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浪潮之中。数十年来,中国将禀赋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制造业发展一日千里,转眼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工厂。然而,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给产业带来重重压力,疲软的外需也让出口雪上加霜,外贸发展瓶颈已然出现。当此背景,探索中国源源不断的稳健出口动力尤其重要。在理论方面,本文对以往基于位似偏好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进,选取非位似的需求偏好模型,加入本地市场效应要素,从需求结构方面,探寻在当今背景下,如何解决当今中国经济对廉价劳动力的依托,与对国外需求的渴求。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与低质量产品的需求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需求偏好,即需求收入弹性不同。本地市场效应(HME)对当今中国的出口规模与结构影响较大,因此外贸竞争力的树立应着眼于本地市场效应,以及影响本地市场效应的需求结构、收入结构及水平等。在实证方面,本文在本地市场效应的背景下,对需求结构与规模进行研究,并加入了质量的交互项。首先选取OECD国家的产出数据,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测度。在传统研究中,需求仅仅指需求规模。而在本文中,将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进行了区分。在估计中,工具变量囊括了需求结构的因素,用两种标准,衡量显著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制造业细分行业。随后,我们用两种模型即两种截然不同标准,衡量对于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就影响到本地市场效应的因素而言,需求结构以及总需求不约而同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后者对于本地市场效应的边际贡献更大;当加入了质量这一交互项之后,需求结构比总需求对本地市场效应表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伴随效应。然而在该情况下,总需求的边际效应明显不足。最后,本文创新性地对HME进行了渠道检验。分别从技术、资本以及劳动力的角度探寻需求的扩张如何影响制造业。需求扩张是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是降低?会改善资本的优化配置程度还是恶化?会促进劳动力增长还是衰减?研究发现,对于技术效率而言,需求对其影响有限;对于资本配置效率而言,需求无疑会对其产生显著的“正能量”;对于劳动力资源而言,低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集聚,可以促进当地人才市场的繁荣。之后根据上述研究,一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