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对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兴海盆地子科滩为研究区、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学和地球化学理论相结合,以RS和GIS手段结合核素示踪方法,提取高寒草原区不同植被信息和土壤侵蚀信息,估算土壤侵蚀强度并测定七类土壤养分含量,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OM(有机质)含量为13.96-76.01 g.kg-1、TN(全氮)含量为1.23-4.95g.kg-1、EXT-N(碱解氮)含量为52.01-297.50 mg.kg-1、EXT-P(速效磷)含量为1.38-11.85 mg.kg-1,TP(全磷)含量为0.82-1.82 g.kg-1,TK(全钾)含量为19.63-28.57 g.kg-1,EXT-K(速效钾)含量为76.11-248.80 mg.kg-1。(2)高寒草甸覆盖有致密的植毡层,能有效的保护地表土壤养分不被侵蚀;而高寒草原植被无植毡层,容易受到风力、水力侵蚀进而造成地表土壤养分流失,因此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要高于高寒草原,具体体现在OM平均含量(高寒草甸45.58 g.kg-1>高寒草原35.82 g.kg-1)、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2.97 g.kg-1>高寒草原2.58 g.kg-1)、EX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51.29 g.kg-1>高寒草原123.41 g.kg-1)、EXT-K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80.43 mg.kg-1>高寒草原163.75 g.kg-1)、EXT-P平均含量(高寒草甸5.64 mg.kg-1>高寒草原5.20 g.kg-1)。(3)研究区NDVI自西向东逐步递减,NDVI与OM、TN、EXT-N、EXT-K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EXT-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地表植被盖度越高,OM、TN和EXT-N含量越容易积累在土壤表层,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4)研究区内三种土壤侵蚀类型下TN、TP、TK和EXT-P含量无等级差异,水力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59.92%和39.18%,二级EXT-N占86.73%,二级EXT-K占91.73%;风力侵蚀区OM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9.53%,OM一级占42.44%。EXT-N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占21.44%、45.09%和33.58%。EXT-K二级占该区域的81.01%;冻融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5.75%和44.32%,EXT-N二级和三级分别占67.24%和17.76%,二级EXT-K占93.09%。(5)研究区OM、TN、EXT-N、EXT-P土壤侵蚀强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伴随着土壤养分OM、TN、EXT-N和EXT-P流失。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得到的的研究结论可能为高寒草原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为高寒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