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慈善与社会网络 ——以上海闸北慈善团为视角(1912-1951)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开埠通商以来,社会急剧转型,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救济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各类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另外受外来思潮的影响,近代上海慈善组织的机构、职能、资金来源方式、救助办法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城市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的一面镜子。本文以上海闸北慈善团为视角,管窥近代上海社会。闸北慈善团创建于1912年,是当时闸北地区商人领袖钱贵三、沈联芳、王彬彦等人在推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建立的,凭借他们的个人关系和号召力,闸北慈善团内部形成以地缘、业缘为纽带的“个人网”,该团主任王彬彦以其特殊的贡献和声望成为内部网络核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商人的参与下,闸北慈善团资产的置办以及经费都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慈善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开办了育婴堂、惠儿院、妇女寄养所、医院,另外还进行施粥、施棺代葬、天灾救济、战后救济活动以及其他地方公益事务。闸北慈善团最初是由个人所组成的网络,这种网络一方面扩大了自身的基础和影响,另一方面凭借这种影响将网络拓展到组织之外。闸北慈善团作为民国上海社会大坐标系中的一个慈善组织,在外延上形成以该团为中心的,与人民群众、社会团体以及当时政府所组成的“社会网”。闸北慈善团在发展过程中,伴随“个人网”和“社会网”所牵连的各种资源的不断嵌入,成为该地区最大最综合的慈善组织,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社会稳定,为近代上海慈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体现了近代上海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也透视了近代上海地方社会网络。
其他文献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史中,郭象的《庄子注》展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诠释理念。一方面,郭象注重革新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启用了“寄言出意”的创造性经典诠释方法;另一方面,郭象通过发掘《庄子》的微言大义,消解且突破文本原有的矛盾性,从而揭橥出文本意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郭象式诠释方法和理念激发了古今学者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学术努力,促进了经典文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意义创生。“创造的诠释学”作为考察郭象“自然
自2003年我国推行社区矫正以来,社区矫正逐渐成为恢复性司法理念下一项区别于监禁刑的重要刑罚执行手段。社区矫正将服刑人员安置在相对于监狱具有开放性的社区内进行矫正与恢复,避免了由监禁矫正造成的同社会割裂所带来的弊端。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社区矫正人员顺利恢复社会功能,重新融入社会。要达成这一目的,单纯依靠司法行政机关的力量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社区场域内各种力量参与罪犯的矫
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盛大的节日,其节日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拓展和深化,对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的新鲜感,冲淡了现代人对过春节的热情;年俗活动的简化、年节仪式感的缺失,传统春节渐衰,不少人都觉得年味儿淡了。虽然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电视媒介造成冲击,但电视作为客厅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家庭交流和家庭共享的载体,人们在看电视时享受的是家庭的温馨,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
地方志往往跨越朝代,关注一地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与人文。其中的信息会被更新。因此,从整体看地方志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然而,主导地方志编撰的群体,包括地方官、地方上的读书人,以及地方志的阅读群体,是生活在特定朝代,并受到当时文化政策、意识形态所影响的人。于是,地方志成为了一个地方的“记忆之场”,受到私人写作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影响。如果关注一地在一个长时段内编撰的志书,可以发现在“因循”之外,一些
伴随着大数据的革命浪潮,参与政治活动的门槛越来越低,方式越来越多,高校学生以低门槛、低成本、低责任的姿态在各国政治活动及国际关系中崭露头角。而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之间的交流互动近年来愈发显现出两国高校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因此中国高校学生对于中美关系的认知也变得更加重要。然而,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各类以高校为平台开展活动的境内外非政府组
宰我是孔子门下四科“十哲”之一。为言语科之首,其便辞巧说在《论语》及其他文献中多有体现,喜提出问题并对此与孔子进行辩论,故颇受教责。文献所载之宰我生平扑朔迷离,尤其千百年来争讼不休的“阚止”与“宰我”身份之辩,非常具有争议性。经多方面考释,《左传》中所谓“阚止”与宰我应当是同一人。战国以降,多有文献误以为宰我同田常作乱,孔子以之为耻,而对宰我总体评价不高,古今亦多有学者为其正名,基于详细考证,大体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方式影响着信任性专业关系的建立,且信任性专业关系是培育服务对象抗逆力的先决条件。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工作者如何实践角色能够建构信任性专业关系的问题,分析并总结社会工作者角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因应。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以长春市A机构为行动场域,以包括研究者在内的3名社会工作者、6名自闭症儿童、5名社区儿童及2名大学生志愿者为主要研究参与者。以酝酿准备期,评估并建构社会工作者角色
人文关怀是人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它以人文精神为基础,聚焦人的真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能力。高度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社会工作服务的本质在于进行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化为逻辑起点,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从人文关怀视角,关注我国助人文化中的精神特质,以此分析我国社会工作服务人文关怀的实践困境并探究其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烟台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3×3篮球进奥运会对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对3×3篮球运动的整体了解情况、对3×3篮球进奥运会的了解情况、对3×3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情况、对3×3篮球运动赛事规则的了解情况、对3×3篮球运动裁判法的了解情况均不理想。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对其的认知程度在各个方面均好
近世的日本社会实行身份制度。这一制度将“士农工商”以“家”为单位固定下来。自此,农工商阶层也和武士阶层一样,拥有了可以继承的“家”,逐渐形成了对于“家”的意识。到了近世中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在社会秩序和民众心理层面,身分制度也越来越稳固。近世中期,大坂及其周边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元禄文化也由此诞生。这一时期,京都、大坂的出版业相当发达,京都、大坂及其周边的农村地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