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第二课堂具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育人功能。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因育人功能的独特性和模式的创新性,近年来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域。本研究运用满意度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以大学毕业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全面发挥第二课堂影响效应和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对高校第二课堂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在整理归纳、分析总结与综合述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关系及影响因素,构建了以组织支持、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为自变量,以质量感知和学习成果为中介变量,以健全的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结果变量的“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第二课堂通过学习满意度来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机理。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类型、学科类别、自由时间以及学生干部经历等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运用SPSS21.0分析软件和Amos24.0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路径检验。结果显示,第二课堂的三个维度、学习满意度的两个维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六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学习满意度是第二课堂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中介变量,起到中介作用。学习满意度的两个因素质量感知和学习成果在第二课堂的三个因素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因素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系数比较是否显著,确定中介效应都是部分中介效应。总而言之,学习满意度对第二课堂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存在中介作用,第二课堂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正向显著影响,并且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比较合理。依据实证分析所得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从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建第二课堂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第二课堂教育环境,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加大第二课堂教育经费支持,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加强高校组织领导职能;改进第二课堂教育系统化设计,构建第二课堂保障机制;积极联合校外资源,延伸第二课堂教育范围;加强第二课堂生本管理,增进学生参与意识等八个方面科学谋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客观认识当前高校的第二课堂教育,为高校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第二课堂教育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或实践支持。
其他文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上的重
当代中国信访性质问题是建国后信访研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信访”是个集合概念,有多种基本指称;信访作为国家治理术和民众权利保护机制,其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一直是威胁大坝安全,影响工程效益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防治白蚁危害,确保水库大坝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水利工作者研究和探索
<正>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在我国正式重新上市交易。国债期货作为一种利率衍生工具,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是否能够对国债现货价格未来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期和提示,是否能够预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2018年6月26日于体检时发现左侧腹膜后一巨大肿物。平时自觉左下腹稍有不适感,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尿频、尿急,无腰背部疼痛,无下肢
三板溪水电站是沅水干流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龙头电站,建于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镇境内鸡冠坡脚下,总装机容量100万k W,总投资约为60多亿元.三板溪水电站这一能源建设项目的
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成为海外工程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对外承包企业在海外经营项目的过程中,项目的管理人员作为项目
系统论述上好初中信息技术对初中其他学科的好处,简析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青少年。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一般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广州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始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广州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均等化的社会呼声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