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的蛋白质、脂肪营养生理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鲇 catfish(Silurus aso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分别对南方鲇和鲇的蛋白和脂肪需求、菜粕替代鱼粉蛋白和不同脂肪源对两种鲇鱼成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初重约9.2 g的南方鲇为研究对象,采用4×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4个蛋白水平(46%、43%、40%、37%)和3个脂肪水平(13%、10%、7%)共12种实用膨化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南方鲇的蛋白和脂肪营养生理进行研究。结果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水平对南方鲇的增重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蛋白水平对南方鲇的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且蛋白和脂肪对南方鲇增重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时,南方鲇增重率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蛋白含量最大时(46%)增重率达到最大值,显著大于其他各组;在脂肪水平为10%时,南方鲇增重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蛋白为43%时达到最大值;而在13%高脂肪组,南方鲇增重率同样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蛋白含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逐渐增加,南方鲇饲料中最适蛋白水平相应下降,表现出脂肪对蛋白的节约效应,蛋白质的节约效率为62.5%。各组间摄食率1.79-2.12,饲料效率在1.35-1.63,蛋白质效率在3.32-3.78之间(见表2)。膨化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显著影响了南方鲇的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不同脂肪水平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和脂肪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在各个脂肪水平下,摄食率有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两者的相关系数 r为-0.811。低蛋白(37%)饲料处理组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而其他蛋白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率相反,与饲料中蛋白含量正相关(r=0.820,p=0.000),即在各个脂肪水平下,饲料效率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蛋白质效率与蛋白水平负相关(r=-0.693,p=0.000)。高蛋白高脂肪 P46/L13处理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  各组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蛋白对脏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不同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脏体比(P<0.05),且蛋白和脂肪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当膨化饲料中蛋白水平在37%~43%之间时,不同脂肪处理水平组脏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当蛋白水平达到46%时,脏体比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13%脂肪添加组显著大于7%处理组(P<0.05)。综合考虑南方鲇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以及饲料成本和膨化饲料加工的可行性,本实验条件下,南方鲇膨化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3%,相应的脂肪添加水平为7%-10%。  2、以初重约9.1g的鲇为研究对象,采用4×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4个蛋白水平(46%、43%、40%、37%)和3个脂肪水平(13%、10%、7%)共12种实用膨化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鲇的蛋白和脂肪营养生理进行研究。鲇各组间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饲料蛋白和脂肪对成活和生长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显著影响了鲇的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1)。不同脂肪水平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和脂肪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食率与饲料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r=-0.622, P=0.000)。在13%和7%脂肪水平处理下,鲇的摄食率均随蛋白水平降低而增加,并在37%蛋白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在10%脂肪处理下,尽管差异不显著,37%蛋白处理组的摄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鲇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率相反(r=-0.980, P=0.000),与饲料中蛋白含量正相关(r=0.630,P=0.000),即在各个脂肪水平下,饲料效率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鲇蛋白质效率与饲料中蛋白水平负相关(r=-0.488,P=0.003)。P46/L10处理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著低于P40/L7和P43/L7(P<0.05)。各组间鲇鱼的生长虽没有显著差异,但37%蛋白处理组饲料效率较低,而46%蛋白处理组蛋白质效率较低。综合考虑饲料中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认为本实验条件下,鲇膨化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0%~43%,相应的脂肪水平为7%-13%。  3、以南方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设计7种实验料,对照组菜粕为0,鱼粉为33%,设置6个菜粕水平(3%、6%、9%、12%、15%、18%),分别替代4.55%、9.09%、13.64%、18.18%、22.73%、27.27%的鱼粉,补充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能量和磷的差异;替代后总量超出100%,减少面粉用量来平衡。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1.4g的南方鲇8周,探讨不同鱼粉替代水平对南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及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当替代水平达到27.27%时,脏体比显著增加(P<0.01)。南方鲇各组间血清胆固醇、血清尿素氮、肝脏谷丙转氨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淀粉酶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以33%鱼粉组为对照组,菜粕以2:1比例替代鱼粉,除当替代水平达到22.73%时,脏体比显著增加,各组的生长、成活、饲料利用效率等都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在南方鲇膨化饲料中,按2:1比例以菜粕替代鱼粉,替代水平可达到27.27%以上。由于膨化饲料生产工艺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得出菜粕可替代鱼粉的更高水平及出现显著差异的水平。  4、以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设计7种实验料,对照组菜粕为0,鱼粉为33%,设置6个菜粕水平(3%、6%、9%、12%、15%、18%),分别替代4.55%、9.09%、13.64%、18.18%、22.73%、27.27%的鱼粉,补充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能量和磷的差异;替代后总量超出100%的部分,减少面粉用量来平衡。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2.3g的鲇8周,探讨不同鱼粉替代水平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菜粕替代鱼粉,只要加入菜粕,即显著降低了鲇的特定生长率(P<0.01),两者呈负相关(r=-0.815,p=0.000),但各替代水平之间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鲇各组间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鲇各组间血清胆固醇、血清尿素氮无明显差异(P>0.05)。肝脏谷丙转氨酶随菜粕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与菜粕替代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r=-0.949(p=0.000),在鱼粉被替代9.09%时显著降低,9.09%-18.18%的替代水平间无显著差异,22.73%的替代水平比9.09%的替代水平显著降低,13.64%-22.73%的替代水平间无显著差异,27.27%的替代水平比13.64%和18.18%替代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谷草转氨酶在鱼粉被替代18.18%时仍无显著差异(P>0.05),鱼粉被替代22.73%时,肝谷草转氨酶出现显著下降(,P<0.01),22.73%和27.27%的替代水平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胃蛋白酶活性水平呈下降趋势,替代水平与胃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r=-0.766,p=0.000),并在鱼粉被替代22.73%、27.27%时分别显著降低。肠蛋白酶活性随替代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替代水平与肠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r=-0.885;p=0.000),并在替代水平达到18.18%时显著下降,替代水平27.27%时又进一步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鲇膨化饲料中,只要使用菜粕替代,即可降低特定生长率;菜粕替代鱼粉从4.55%-27.27%,各替代水平之间的成活、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显著差异;由于膨化饲料生产工艺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得出菜粕可替代鱼粉的更高水平及出现显著差异的水平。  5、以南方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共设置4个组,分别添加4.5%的豆油、鱼油、菜油、牛油作为脂肪源。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1.5g的南方鲇8周,探讨不同脂肪源膨化饲料养殖南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差异。结果如下: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从高到低为菜油组、鱼油组、豆油组、牛油组,其中,菜油组显著高于牛油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间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牛油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菜油组的血清尿素氮低于其他三组,显著低于牛油组和豆油组(P<0.01)。各组间肝脏谷丙转氨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几种脂肪源的添加量为4.5%,占到饲料总脂肪含量的一半以上,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生产南方鲇膨化饲料时,添加豆油、鱼油、菜油、牛油均可,不影响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  6、以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共设置4个组,分别添加4.5%的豆油、鱼油。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EMU电动车组起运赴巴西,成为中国高端装备首次服务世界杯的范本.两会期间,记者就中国高铁面向世界市场的发展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北车集团
鱼类肠道中氨基酸的运输是由其上皮细胞膜上有着不同功能特性的转运系统完成的,细胞膜上大部分碱性氨基酸的跨膜转运是由转运系统b0,+、y+和y+L完成的,这些系统各自包含了不
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PID控制器参数自动寻优环境的可视化建模及可视化计算问题。应用选进行可视化计算软件MATLAB5.2及图形化记真工具箱SIMULINK2.2,;实现了非线性系统PID参数自动寻优的高度一体化和全程可
鉴于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认识,响应众多国家的要求,2001年WTO多哈部长级会议决定启动针对渔业领域财政补贴(为了便于后文研究,以下简称“渔业补贴”)问题的
东坡苏公帖碑是现存刊刻最早的苏轼个人丛帖,也是历史上优秀的苏书刻石之一。本文对该帖作了多方面研究,并特别指出帖碑中保存的《中山松醪赋》“元祜正书本”是仅存的苏轼的
文章介绍了利用ASP技术构建基于www的课程答疑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并提出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和系统的特色。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tructure of us
在长沙市宁乡超大蔬菜基地,以面积为239.5 hm2的蔬菜地为试验区,随机采集了329个土壤耕层(0~20 cm)样品,应用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
我国的大型海藻养殖业产量和规模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养殖海藻种类丰富,包括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江蓠(Gracilari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美洲鲥和中国的鲥(Tenu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不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的最优正交小波基选择方法。通过将信号用小波级数展开后得到其在某个期望尺度上的近似表示,由此建立一个表达信号与其近似之间误差的代价函数,然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