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发光织物是以光纤为纱线的织物,通过对光纤进行机械破坏、激光刻痕、弯曲等处理,将其部分传导光从侧面漏出,从而形成具有发光效果的织物。目前光纤发光织物以机织物为主,针织物因成圈过程对纱线弹性要求较高而发展缓慢。本文将光纤以针织成圈的形式编织在织物中,探讨弯曲扭转对光纤侧发光的影响及纱线中光纤与其并列在一起的棉纱根数、组织结构对光纤针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首先,结合针织物成圈过程及手摇横机上的成圈走针轨迹,分析机头速度与织针速度的关系,并通过圈状拉伸实验确定适合光纤编织的机速和机号。通过改变纱线中含光纤和棉纱根数、织物组织结构,编织21种光纤针织物。其次,以实际针织物的圈高、圈距、针编弧和沉降弧半径作为参数,模拟针织物线圈弯曲形态。弯曲光纤的同时,给予线圈中每个圈柱各半转扭转,模拟线圈扭转。为研究扭转对光纤发光强度的影响,将伸直的光纤给予不同扭转,测量侧发光数值。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光纤在扭转、弯曲状态下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再次,由于光纤亮度在针织线圈中衰减较大,为使织物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编织时每一横列都留有一段光纤便于通光源。将织物两侧留出的光纤分别束成光纤束通光源,测量织物中光纤不同分布点的发光强度,进而分析纱线中光纤与棉纱数目、组织结构对织物发光强度的影响,为设计具有不同明暗效果的光纤发光针织物提供思路。最后,在课题组前期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光纤发光针织物相应的亮度数据库,并通过调整程序语言,将软件查找精度由0.050cd·m-2提高至0.015cd·m-2。设计光纤针织物的图案和发光效果,通过组织库的查找功能,选取符合设计的光纤根数和组织结构,编织可呈现出具有明暗变化效果的光纤发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