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精度的机械加工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核心与基础。温度是影响机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变形误差在总误差中占据不可忽略的比重。因此,对材料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减少热误差并补偿正逐步成为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热膨胀系数是表征材料热力学性质的关键参数。本文在国内外热变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图像传感的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在无需对样品表面喷涂标记的前提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精度的机械加工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核心与基础。温度是影响机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变形误差在总误差中占据不可忽略的比重。因此,对材料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减少热误差并补偿正逐步成为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热膨胀系数是表征材料热力学性质的关键参数。本文在国内外热变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图像传感的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在无需对样品表面喷涂标记的前提下,实现了高低温箱内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实时在线测量。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高低温箱内金属材料实时在线测量的技术需求,设计了完整的基于图像传感的热膨胀系数测量成像装置。针对测量仪需要隔着高低温箱的光学窗口对箱内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技术难题,通过Zemax软件设计了远距离显微成像光路和相应的机械装调结构。实现了工作距离在400mm,空间分辨率为10μm的远距离显微成像。其次,进行了热膨胀系数测量仪的测量软件设计,包括多通道图像采集与处理、高低温箱通讯、实时热膨胀系数计算等程序。并在前述机械装置与光学成像光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热膨胀图像偏移量计算研究,对SIFT、FAST、ORB、SURF四种特征点检测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针对热膨胀图像模糊的问题,采用刃边法进行模糊图像复原,以提高特征点匹配的准确性。最后,在上述软硬件研究与设计的基础上,对铝合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在实验室环境下,由电控升降台带动铝合金标定板,进行了热膨胀系数测量仪的重复性测试,经计算得到其重复性为2.4%。在高低温箱内,以铝合金材料为对象,进行了从-50℃到+50℃的热膨胀系数测量,根据数据拟合得到铝合金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2.192×10-5℃-1。在20℃时,计算出的铝合金热膨胀系数为2.3×10-5℃-1,查阅得到的20℃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为2×10-5℃-1~2.4×10-5℃-1,本文计算的结果在查表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一种基于图像传感的高低温箱内样品实时在线热膨胀系数测量仪研发工作,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高温合金是现代航空航天、核工业及化工业上必需的金属材料,其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使用传统刀具加工高温合金时刀具磨损严重,切削力大,而陶瓷刀具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因此更多的前沿研究关注陶瓷刀具切削高温合金。本文基于微波烧结技术,研究并优化β-Sialon陶瓷材料的烧结助剂组合和Z值组分体系,设计出适合于铣削高温合金的立铣刀片刃形,最终制备出具有良好切削性能的β-Sialon陶瓷立铣刀片。通过正交
在非结构化场景下的环境感知算法中,对于数据集的多源性和数据集标注信息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现有的数据集多采用人工进行数据标注,耗时耗力,但是标注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自动驾驶需求及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专业的集成测试平台,特别是需要对环境感知算法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环境感知的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算法辅助人工进行数据标注和算法跨平台并行测试功能,为环境感知
本论文以近程目标探测为应用背景,主要研究了毫米波近程目标检测算法,包括几种体制雷达测距测速原理、多目标检测算法、恒虚警率处理算法、系统软硬件设计和实验等几个方面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近程目标探测系统选用连续波的原因。通过搭建单目标回波差频信号的数学模型,系统阐述了恒定频率连续波、三角波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着色逐渐成为图像后期着色的一种手段。相比传统着色算法,该类型着色算法不仅降低了人工干预程度,也极大提升了着色质量。然而,尽管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着色算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研究过于注重着色效果的改进,忽视了对着色效率的优化,使得现有的着色算法网络均存在模型参数量较多、模型大小较大,运算速度较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限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趋于电子信息化方向发展,以摧毁敌方雷达等电磁设备为作战目标的反辐射导弹的战场地位举足轻重,其关键部件反辐射导引头的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基于软件无线电理论的高速数字信号实时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满足反辐射导引头的高精度、大带宽、高动态范围等性能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反辐射导引头信号处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进行了工程实现,从而设计出一款频带
硅光电倍增管(SiPM)是一种基于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新型光电转换器件,具有灵敏度高、光敏面大、响应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SiPM对激光回波微脉冲光信号的探测特性,旨在为运用SiPM进行微脉冲激光雷达的接收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论文在深入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推导出了SiPM的探测概率和输入输出响应公式,计算讨论了输入光子数对
薄壁件因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该类零件生产加工时,材料去除量大,整体刚性差,很容易发生变形,制造难度极大。本文以TC4钛合金整体叶轮这种典型难加工材料的复杂薄壁曲面零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各切削参数对铣削力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叶轮叶片加工变形规律,探讨切削参数的优化选择,从而为该类零件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
随着地面轮式平台的任务执行越来越多样,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对越野特种平台车辆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越野特种平台大幅度侧倾及俯仰运动下适应性提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轴陀螺原理的自稳定任务舱系统,并研究分析了其自稳定控制性能。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基于二自由度陀螺仪原理,提出任务舱体和任务舱承载体设计方案,分别提供俯仰和侧倾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根据材料力学理论确定任务舱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脉冲激光雷达回波特征提取方法,在不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脉冲激光雷达动态范围,并保证了雷达的测距精度。针对脉冲激光雷达的动态范围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脉冲激光雷达饱和回波恢复方法来提高脉冲激光雷达的动态范围。利用仿真回波模型得到LSTM模型结构,再通过脉冲激光雷达的实际回波数据对LSTM模型进行参数调整,最终得到适用于脉冲激光雷达饱和回波恢复的LST
舌诊是传统中医医学中一项重要诊断方式。医师通过观察患者舌体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舌诊方式主要依赖医师的诊断经验,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为了能够客观地收集和分析舌体信息,研究者们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舌体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本文提出了舌体分割、舌苔提取和舌苔分类方法:基于无交互Grab Cut算法的舌体图像分割方法。本文利用Grab Cut算法对舌体图像进行分割,将交互Grab 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