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耕地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耕地问题的具体体现,它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江西省自古就是全国的"鱼米之乡,绿色之源",农业资源丰富。其中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是由于耕地资源有限性这一自然属性,直接导致耕地的后续资源无法跟进补足。这决定了江西省农业的发展必须走高质、高产、高效的"三高"农业道路,需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调整耕地利用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省域和县域两个尺度分析了 2000—2013年间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运用Tobit线性回归模型揭示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从省域尺度来看,2000—2013年间,江西省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1.003。表明江西省14年来耕地利用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3%,总体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高的原因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因此,因此,江西省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技术生产效率。通过收敛性分析得知,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着σ收敛。因此,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走向同一水平,存在于江西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的缩小直至消失。从县域尺度来看,江西省80个县(市)的耕地利用效率不是很高。耕地利用效率均值为0.895,只有三个县(市)达到了生产前沿面。耕地纯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江西省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原因。耕地利用效率有效或高效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赣中北部地区,位于以上地区的县(市)大多处于耕地利用效率较好状态。而位处于赣南地区的县(市)耕地利用效率最低。为反映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江西省80个县(市)的耕地利用指标进行了投影分析。本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劳均播种面积、有效灌溉率、耕地复种指数和城市化水平等6个指标,通过构建Tobit模型,对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受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城市化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提升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加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发挥"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优势。其次,科学合理地调整投入要素,保持高效的耕地利用效率。最后,需要针对江西省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制定有相应偏重点的耕地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