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职业院校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nihao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这一成果的背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应对非遗失传的危机,我国开始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正规教育途径对其进行规范和系统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在教育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师资队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是保证其顺利传承的关键。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与其他类型教师的区别在于传承内容的差异,因此本研究的主体思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验总结为逻辑起点,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示范,以此为基础提出非遗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分析非遗师资的应然状态,并结合调研挖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应然状态与实然现状的差距,据此提出解决策略。
  具体而言,第二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验为切入点,总结了非遗得以顺利传承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方向提供示范。第三章借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验,以学理为依据,从四个方面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队伍建设之理论基础,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队伍应然状态,分别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建设专职培养与兼职引进并重的师资结构;根据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论建设技能技艺与精神气韵并重的师资素养;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建设保持传统与开拓创新并重的师资专业化体系;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建设制度诉求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师资管理与保障系统。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非遗师资面临实践困境,第四章以理论为基准,对非遗传承人、职业院校非遗一线教师、学校主管领导和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型访谈,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归纳出非遗师资队伍在以上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为:非遗师资匮乏且结构不完善、非遗师资对非遗精神的传承不深入、非遗师资的创新能力不足、非遗师资的待遇水平较低,并基于此分析了原因机理。第五章通过对比非遗师资的应然状态和现实困境,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针对非遗师资结构建设、师资素养建设、师资专业化建设和师资管理与保障建设四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队伍建言献策。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文本的意义是主体通过解读历史性地获得的。从玄学艳情诗被“封圣”的现代主义语境出发,颠覆这一核心概念对玄学艳情诗作出现代解读。关键词:艳情诗 现代主义 颠覆性玄学艳情诗的经典化总伴随诸多疑问。玄学艳情诗是经典吗?为何这样的“封圣”(经典化)如此姗姗来迟?这“封圣”遵循的什么标准?其内驱力是什么?所谓文本,并非仅指特定论著中文字的总和,同时背负一个极复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培育广大青年的价值观的根与魂,是增强广大青年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是丰富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源头活水。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方法和道德情感的精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大量医药工作者不畏艰难的英雄事迹,彰显出以仁存心的医德风尚,是药学专业学生应当领悟掌握
期刊
摘 要: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自信的建立有赖于广大教职工的文化认同。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职工为调查对象,从文化认知、情感归属、行为卷入三个维度对农业高职学院教职工的文化认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对农业高职学院教职工文化认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高职学院 教职工 文化认同 对策与建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农业
期刊
摘 要: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高地,担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任。安徽工商职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汲取地域文化营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涵养新时代工匠精神,构建“四维度五融入”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特色,铸就品牌。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校园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
期刊
为响应《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文件要求,全国各省份相继建立起了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并在不同程度上将其付诸了实施,然而,由于实施机制的不完善,有的地方甚至将其简化为颁发一纸证书,导致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学术界关于实施教师荣誉制度的研究也较为薄弱,因此,探讨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实施机制,提高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的激励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构建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机制,有利于丰富教师荣誉制度的理论研究,规范乡村教师荣誉制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催生的新产物,是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新发展,是政府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满足更多幼儿入园需求的积极举措。2016年初,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名单,其中江西省X区名列其中。成为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验区后,该区政府提出要坚持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发展教育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实验期内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提档升级为普惠性幼儿园。该区已认定4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那么这些幼儿园办园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办园困境?本研究以江西省X
高效课堂意在实现课堂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统一。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这要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提升教师素质、分类研究学生、优化教学条件、整合教学结构等方面能够为构建新型高效课堂提供科学思路。论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行动研究法,尝试依据最优化理论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并在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教学实验。文章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思路,通过中国知网、Google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者首先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赣州市的6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23份(其中男性113人,占21.6%,女性410人,占78.4%)。
  统计发现,赣州市教师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幸福状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教龄、收入水平和地域,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综合来看其中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地域>收入水平>教龄。研究结果表明,教龄在3-6年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强;收入水平越高的教师总体幸福感最强;城市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革新传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的带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开展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研究是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优化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投入结构,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制胜”的关键。
  赣州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对教
在大数据时代、新课程改革和学习分析技术时代背景下,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师的信息教育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构建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体系,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了解自身教学行为的优秀和不足,加强交流,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技能,在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信息素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诠释新课程改革、学习分析、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在联系,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行为实践能力的必要性;阐释课堂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