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民培训成为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实践探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为研究基础,采用问卷、访谈等调研方法,把握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建议,从而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效开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建设。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从政策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以A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为例。第三章:通过问卷、访谈等调研方法,分析调研结果。归纳A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成效:硬件建设改善显著、认识到位管理逐渐规范、双师型队伍得到助推、社会声誉由负转正、农民增收显著、学习型农民初露端倪;存在问题:学校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淡化、涉农专业内涵发展意识薄弱、培育管理缺少制度规范、培育教学过程存在不足。第四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要正确树立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观念、从师资和专业设置方面提升涉农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制度管理以加强培育效果、灵活创新注重培育实效、拓宽渠道提升服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