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按照最新WHO分类组织类型可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发病率最高,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生长缓慢,预后最好,未分化癌因分化程度最低所以预后最差。大部分甲状腺癌经手术、放疗或TSH辅助治疗后,5年/10年生存率较高,可是仍有7%患者经治疗后效果不佳。可能因为这部分患者中癌的恶性行为较强,主要表现为局部浸润早,远处转移快,常规手术及放疗效果差。而且临床工作中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仍较困难,诊断时常常结合影像学资料利用细针穿刺进行病理诊断,尽管细针穿刺高度敏感,但是仍有20%-30%的穿刺结果不明确,需要外科手术后经常规病理诊断最后确诊。因此探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非常重要。CD24作为黏蛋白样黏附分子已发现与多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MMP-2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功能,并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同时MMP-2还能激活其他促肿瘤生长因子,并协调这些肿瘤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VEGF-C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已有研究发现在甲状腺癌中弥漫表达,且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CD24、MMP-2及VEGF-C可能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或者三者相互协同作用。但是在甲状腺癌中同时检测三者目前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甲状腺癌中CD24、MMP-2及VEGF-C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三者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的观察CD24、MMP-2及VEGF-C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分析三者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探讨三者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96例甲状腺癌组织(包括乳头状癌58例,滤泡癌20例,髓样癌18例);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24、MMP-2及VEGF-C蛋白的表达,然后分别分析三者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并分析三者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2.统计学处理:所用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两比较及不同组别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en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a=0.05。结果1.CD24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54%(61/96),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3/2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在甲状腺癌组织中,CD24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9,P=0.001);且以髓样癌中表达最高,与乳头状癌及滤泡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P=0.045)。而在性别和年龄分层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MP-2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08%(74/96),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5/2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4/2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3/20)。在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2,P=0.002);而在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分层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EGF-C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79%(67/96),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3/2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0)。在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C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9,P=0.033);且以乳头状癌中表达最高,与滤泡癌及髓样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0.012)。而在性别和年龄分层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CD24蛋白和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9, P=0.000); CD24蛋白和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0, P=0.000); MMP-2蛋白和VEGF-C蛋白表达也呈正相关(r=0.235,P=0.021)。结论1.CD24、MMP-2及VEGF-C蛋白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而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低表达,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2. CD24、MMP-2及VEGF-C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明显增高,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展,并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3.甲状腺癌中CD24、MMP-2及VEGF-C蛋白均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