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思维过程大部分是隐喻的,人类的概念系统也是隐喻构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不仅被看作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人类行动和思维的方式。概念流利理论认为掌握目标语的概念系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学习者只有提高隐喻能力才能达到本族语者的流利性。隐喻能力是在此基础上类比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而提出的术语,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引起了语言学者的注意。它作为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补充,也对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调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试图揭露:1)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情况;2)非英语专业男女研究生之间隐喻能力的差异;3)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的相关性;4)一语隐喻能力与二语隐喻能力的关系。本研究被试为江西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75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其中27位男生,48位女生。本研究采用的隐喻能力测试题是根据Littlemore (2001)的测试题进行改编而成的,而选用的英语水平测试题为本届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题。所收集的两项测试数据均通过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等分析。研究发现:1)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能力不高,发展有限;2)男女生隐喻能力总体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从分项能力来看,找到隐喻意义的能力和隐喻解释流利性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男女生在隐喻产出的创新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总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呈强相关,但从分项能力看,只有找到意义的能力与隐喻解释流利性与语言水平呈正相关,而隐喻创新能力与语言水平无关;4)一语的隐喻理解和产出能力与二语相应的能力高度相关,但被试的一语的总体隐喻能力、找到隐喻意义的能力和解释隐喻的能力的测试得分均高于二语相应能力的测试,然而一语的创新能力测试得分反而低于二语的创新能力测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首先,隐喻应作为外语教学中一门课程来教,隐喻教学则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目标语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其中。其次,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对外语思维方式的培养来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第三,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要敢于使用隐喻表达方式,具体可以通过“造词”及“隐喻类比”的方法来提高隐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