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母亲。一个国家对女性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也发挥着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软实力。穆斯林女性是指中国十个以伊斯兰教为自己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女性。中国的穆斯林女性由于兼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双重影响,她们既受到这两种文化最深厚最持久的涵养,也受到对伊斯兰文化的误读和宋明理学妇女观双重负面影响,从而使穆斯林妇女的高等教育在建国前的百年历史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到了这个群体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个民族的整体快速发展和进步。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多文化元素和各种文化现象并存的多元文化大国里,兼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双重影响的穆斯林女性,她们对于本民族儿童的教育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承担着最直接、最实际的责任。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对她们接受高等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她们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进而促进对少数民族女性特别是穆斯林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演进分析。重点分析了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从初创的探索到逐步发展,从严重受挫到全面恢复拓展,从优化改善到注重提高,从五个方面对我国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从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探索了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方法,并对穆斯林女性接受特殊教育即接受伊斯兰教育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完善对穆斯林女性的高等教育提供了现实借鉴。第二部分,国外发展女性教育的经验借鉴。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在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和妇女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女性教育上的几点启示:⑴扩大开办妇女成人学校的力度;⑵增强妇女成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⑶多种形式地开办妇女成人教育机构,加大对各类女性的教育培训;⑷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⑸开设符合民族高校的特色课程,建立民族高等教育和课程体系。第三部分,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以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为例,对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分类教学和双语教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对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融预科教育于本科教育”及“融民族教育于普通教育”的办学特色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影响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因素分析。主要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束缚、经济发展的制约、教育背景的差异、政策体制的缺失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完善穆斯林女性高等教育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第五部分,完善民族高等教育的若干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转变教育理念,多元一体----调整教育结构,因势利导----更新教育内容,因效制宜---创新教育实践等四个方面改革完善我国对穆斯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理念、结构、内容及方法的思考和建议。本文的探索期望有助于搭建起有中国特色的穆斯林女性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