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发展与革新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是进行化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首先就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实质,对科学索养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作了回顾;在前人对科学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对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目标、内容构成、理论基础与主要教学原则作了论述,重点探索了科学素养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起来,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和国民科学素养的竞争。当代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把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世界多国已经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我国科协已经开始进行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但在教育上还没有具体的措施,据调查,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科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的新课程改革。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浅层次的探索。1.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在科技传播特别是在科学普及研究中,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大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健全发展,小到公民个人丰盛人生的获得,无一不和科学素养联系在一起。1.1科学素养的含义科学素养中的“素养”,辞海中定义: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汉书.李斯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在英文为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