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偏序原理的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探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伤寒论》是一本融合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中医临床著作,其辨治体系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不独专于辨治外感六淫,对临床的疑难病症亦有重大指导意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崇尚中医经典,喜以六经辨治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在遣方用药上喜用经方,并且不拘于原方,擅长对其进行加减运用,尤其是在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治疗上,效果显著。因此本课题基于数学属性偏序原理的知识发现方法,对刘敏教授辨治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收集、分析和总结,以期推广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将文献研究与临床病历分析相结合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首先,收集与六经辨证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六经辨证的发展源流,探讨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运用,尤其是以六经辨证为辨证方法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通过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门诊与皮肤病相关的病历信息及处方用药,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数据录入,建立相关数据库,提取方药症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分析资料。第三部分,基于上述文献研究及回顾性研究内容,总结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相关规律,对分析资料所得的结果进行解读,总结归纳刘敏教授运用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经验。研究成果1.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的体征特点本研究收集的验案涵盖湿疹、痤疮、荨麻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在太阳证中皮肤瘙痒常与皮肤起疹、皮疹色红合并出现,也多见皮疹融合成团块、皮疹脱屑、皮肤糜烂或干燥、皮肤斑点、肤色丹红的症状,也会出现皮肤水疱、皮疹如刺等湿热或热盛症状;阳明证中表现多为皮肤丘疹,且常伴皮疹稠密;少阳证中大多表现为皮疹色红,且常伴皮肤起疹、皮疹瘙痒,还多见皮肤丘疹、皮疹融合成团块的症状;太阴证中最常见皮肤蚁行感,其次是皮肤丘疹、皮疹色红、皮疹瘙痒、皮疹稀疏的症状;少阴证中最常见皮肤丘疹,其次是皮疹色红,另外亦常见皮肤蚁行感、皮疹搔之不知痛痒的症状;厥阴证中多见皮肤蚁行感,且常伴皮肤起疹、皮疹瘙痒的症状。2.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的皮损部位特点皮肤病的皮损部位与经络循行基本一致,太阳证主要表现在四肢阳面、背部、肩部、腰臀部;阳明证主要表现在头部及面部;少阳证主要表现在面部、胁部、身体两侧少阳经脉循行之处;而三阴证中的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四肢,太阴证主要表现在四肢阴面和面部;少阴证主要表现在下肢阴面、面部、胸部;厥阴证主要表现在阴部、大腿根部、面部。3.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寒、热、汗症状特点关于皮肤病伴随的寒、热、汗症状,在太阳证表现为典型的太阳病提纲证,多见恶寒、恶风,亦或有微热症状,少汗或多汗皆可出现;阳明证表现为汗多、但头汗出等热象;少阳证表现为恶寒、有汗、手足心热,其中火热内郁的手足心热仅在少阳证中出现;太阴证表现为腹部冷、恶寒、四肢清冷,且多伴自汗症状;少阴证表现为恶寒及四肢厥冷;厥阴证表现为五心烦热、腹部冷,反映了厥阴证寒热错杂的性质。4.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疼痛特点皮肤病伴随症状中较少伴随疼痛症状,若出现亦常与本经经络循行相一致,关于皮肤病的痒与痛的产生机制在文中亦有提及,因其在大脑皮层的兴奋区有重叠,因此发现疼痛症状易与皮损部位和经络循行相一致。5.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饮食、口味特点皮肤病在六经辨治中多见口干、口渴引饮的症状,反映皮肤病与体内津液的耗损有关联,其中阳证多表现为渴喜冷饮,阴证多表现为渴喜热饮,另外少阳证有典型的口苦症状。6.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精神、情志及睡眠特点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多伴睡眠问题,太阳证除有失眠外,还有睡中易醒的症状;阳明证多有心情烦躁,另有睡中流涎的症状;少阳证的情志症状最多,除心烦外,还有焦虑、喜叹气、性急、易怒的症状,睡眠中常伴多梦;三阴证多有夜间醒后难继的症状,另外少阴证常伴神疲,厥阴证常伴多梦、易惊。7.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全身不适症状六经辨治皮肤病最多出现的不适症状为身体困倦,除因受岭南地区气候多湿的影响外,还与皮肤病患者体内津液耗损及水分代谢失调有关。其他方面,少阳证多伴头晕,太阴证多伴腹胀和下肢沉重,少阴证多伴腰酸,厥阴证多伴心悸怔忡、胸部胀闷。8.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五官不适症状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少伴五官症状,仅以少阳证多见,以咽部堵塞感为多见,其次为咽干,咽干症状为少阳病提纲症之一。9.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声音、气味症状特点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伴随的声音、气味症状,在太阳证多伴咳嗽、气喘息粗,阳明证多伴口气臭、矢气多,太阴证多伴嗳气、矢气多,即太阳证多伴呼吸道症状,而阳明证及太阴证多伴胃肠道症状。10.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二便特点在皮肤病伴随的二便症状中,大便异常较多见,小便异常相对少见,其中在太阳证及少阳证伴随的二便异常症状较多。太阳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或干燥、小便多黄;阳明证多伴大便干燥或腹泻等阳明热盛、湿热内蕴的症状;少阳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小便黄;太阴证、少阴证多伴大便溏薄,太阴证多伴小便起泡,少阴症多伴尿多、夜尿多;厥阴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11.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女性症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案中暂未发现伴随的男性症状,只有在少阳证和少阴证中有伴随妇科症状,经血夹块和经行腹痛较常见,少阴证还多伴经行腰酸,其次是经前乳胀、月经量少、经血色淡;少阳证最常见的症状是经血夹块,其次多伴经行腹痛、经色暗红、经前乳胀,另外少阳证带下症亦较多。12.关于六经辨治皮肤病刘敏教授常用的方剂与中药太阳证常用的中药是桂枝、炙甘草、大枣、赤芍、苦杏仁、麻黄,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其中桂枝常与炙甘草、大枣、赤芍合用组成桂枝类方,也常与炙甘草、大枣、赤芍、苦杏仁、麻黄合用组成麻黄类方治疗皮肤病。阳明证常用的中药是炙甘草、黄芩、黄连、葛根、赤芍、丹皮、茯苓,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以上药物常组成葛根芩连汤类方治疗皮肤病。少阳证常用的中药是柴胡、黄芩、炙甘草、大枣、桂枝、赤芍、红参,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常以赤芍、桂枝、大枣、柴胡、黄芩、法半夏、红参和(或)党参组成柴胡类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太阴证常用的中药是干姜、炙甘草、附子,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附子常与干姜、炙甘草、红参、白术合用组成附子理中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少阴证常用的中药是红参、赤芍、龙骨、牡蛎、茯苓、附子,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附子常与牡蛎、龙骨、干姜合用,也常与茯苓、赤芍、红参、黄芪合用组成茯苓四逆汤加减方、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厥阴证常用的中药是干姜、黄连、黄柏、乌梅、党参、花椒、附子、细辛,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黄柏常与干姜、附子、细辛、黄连、当归、党参、花椒合用组成乌梅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结论太阳证常见皮肤病体征有皮疹瘙痒合并皮肤起疹、皮疹色红,皮损部位常与太阳经脉循行一致,典型症状表现为太阳病提纲证,伴随症状有口干、口渴、渴喜冷饮、失眠、呼吸道症状,核心病机为营卫不和,常用方剂为桂枝类方治疗。阳明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肤丘疹并伴皮疹稠密,皮损部位常见于头面部,典型症状有腹痛、大便干燥或腹泻、完谷不化、矢气多、口气臭,伴随症状有汗多、但头汗出、口渴引饮、心烦、失眠、睡中流涎,核心病机为阳明热盛、湿热内蕴,常用方剂为葛根芩连汤方加减治疗。少阳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疹色红、皮肤起疹、皮疹瘙痒合并出现,皮损部位常为身体两侧少阳经脉所循行之处,典型症状有口苦、咽干、咽喉堵塞感、头晕、视物模糊、恶心,伴随症状有少腹疼痛、偏头痛、胁痛、心烦、焦虑、性急、易怒、经血色暗、经血夹块、经行腹痛、经前乳胀、带下症状,核心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常用方剂为柴胡类方加减。太阴证常见的皮肤体征是皮肤蚁行感,皮损部位主要在四肢阴面、面部,典型症状有恶寒、四肢冷、腹部冷、腹痛、腹胀、嗳气、矢气多、大便溏薄,伴随症状有下肢沉重、口干、渴喜热饮、自汗、汗多,核心病机为脾虚寒湿,常以附子理中汤方加减治疗。少阴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肤丘疹、皮疹色红、皮肤蚁行感、皮疹搔之不知痛痒,皮损部位分布在面部、下肢、全身、胸部,典型症状有恶寒、四肢冷、神疲、身体困倦,伴随症状有腰酸、腰痛、尿多、夜尿多、经行腰酸、月经量少、经血色淡,核心病机为心肾阳虚,常以真武汤方加减治疗。厥阴证常见皮肤体征为皮肤蚁行感、皮疹瘙痒、皮肤起疹,皮损部位常见于阴部、大腿根部、面部,典型症状有五心烦热、心忡、胸部胀闷、腹部冷,伴随症状有腹痛、汗多、舌痛、失眠、夜间醒后难继、多梦、易惊,核心病机为寒热错杂,常以乌梅丸加减治疗。通过以上归纳的皮肤病六经辨治要点,可以发现部分症状中有明显三阳、三阴证的区别,所以诊断皮肤病,应该先别阴阳,再定六经,再依症状排查,其中皮损部位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最终确认皮肤病的六经分型。刘敏教授辨治皮肤病,首先辨别六经分型,而后选用该经方药,继而随症加减。在临床运用中,经方合用亦较常见,刘敏教授在治疗皮肤病时常以柴胡桂枝汤方加减,也常以经方与时方合用,如常以附子类方、真武汤方合封髓丹,理中汤类合益气聪明汤等。另外,治疗皮肤病时也注重调血,常使用四物汤类加减,比如四物汤、当归饮子、桃红四物汤,或者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比如丹参、三棱、莪术等。还常佐以祛风止痒药,比如荆芥穗、防风等。刘敏教授在皮肤病治疗中亦关注睡眠问题,处以安神宁心之药,比如加入酸枣仁、龙骨、牡蛎等。最后总结刘敏教授在治疗皮肤中使用的经方类方,其中最常用的是桂枝类方、麻黄类方、柴胡类方以及附子类方。以上总结了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临床思路及组方用药特点,有利于推广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便于中医学子学习领悟如何以六经辨治皮肤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皮肤病的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研究表明,肝脏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其最明显的病理生理特点就是肝脏糖脂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肝糖输出增多和肝脏脂肪堆积,其中糖异生及脂肪合成的作用尤显著。因此,有效的抑制肝脏过度糖异生和脂肪合成,是治疗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重要靶标之一,深入探求肝脏糖脂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PTG又称糖原靶向蛋白,是蛋白质磷酸酶1(
学位
目的探讨山楂炒焦及其焦香气味协同对食积大鼠摄食量、食物利用率、消化液及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制备4组山楂样品,分别为生品组、炒焦组、气味组及协同给药组(焦山楂+焦香气味);采用SPF级SD大鼠,复制食积胃肠动力障碍模型,记录各组大鼠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及消化液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的含量,对大鼠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山楂组及阳性组对食积
学位
寻找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需要共同努力,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并减少气候变化的有害影响。在这方面,生物质能源,如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种有效的能源在近几十年被广泛讨论。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主要瓶颈是将来源于不同的生物质水解成可发酵的糖。利用生物方法水解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已经成为一种环保、可持续和可再生的方法,特别是超耐热微生物对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转化具有独特的潜力,因为它们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并且通常能够
超快激光烧蚀与微纳加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光与物质间的各种相互作用过程,比如激光诱导载流子激发、载流子加热、晶格加热、热传导、材料的熔化和结构化过程。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Laser 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是激光烧蚀与微纳加工领域的一个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现象。影响LIPSS功能的重要因素是周期结构的均匀性、规则性和深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