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全球进入森林火灾高发期。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和烟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全球气候以及人体健康,引发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卫星遥感能够提供火灾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野火排放的研究中。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植被丰富、气候温暖,近年来大规模森林火灾频发,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西南地区复杂地形和区域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使得林火排放具有显著的区域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11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50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WK232000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全球进入森林火灾高发期。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和烟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全球气候以及人体健康,引发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卫星遥感能够提供火灾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野火排放的研究中。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植被丰富、气候温暖,近年来大规模森林火灾频发,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西南地区复杂地形和区域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使得林火排放具有显著的区域特性且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但目前鲜有对西南林火排放烟雾量化计算及时空特性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排放烟雾展开时空特性和量化测算研究,旨在为评估林火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开展林火排放污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自下而上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法,基于卫星观测数据并采用表征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活动的测算参数,建立2013-2017年西南地区每月和西南各省每年500 m×500 m空间分辨率下的森林火灾排放清单。基于排放清单定量分析西南林火排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西南林火排放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云南省年均林火排放量占西南年均林火排放的比重最大,值得关注的是西藏的年平均林火排放量占比仅次于云南。西南林火排放高度集中于春季和冬季,虽然各省不同年份每个月产生的排放量对总排放的贡献情况存在着差异,但各省不同年份的排放高峰集中于1月至4月。因此为了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应当对西南地区1月至4月的林火排放开展有效防控。(2)针对正交偏振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在观测烟雾喷射高度中存在的不足,发展了基于多源数据匹配的烟雾喷射高度数据提取算法,建立2012-2017年西南林草火高发季的烟雾喷射高度数据组。通过对烟雾喷射高度垂直分布的统计分析研究,提出西南地区林草火的烟雾喷射高度分布范围为2500 m-2890 m,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对火辐射功率值和烟雾喷射高度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提出由于火辐射功率数据在表征给定火灾像素内真实火灾释放的能量方面存在缺陷,且火灾释放能量并不是烟雾喷射高度的唯一决定因素,因此在实际观测中火辐射功率和烟雾喷射高度之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通过对西南地区不同林草火案例的地形变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会导致林草火产生较高水平的烟雾喷射高度。通过对烟雾喷射高度和边界层高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西南地区75%林草火排放的烟雾能够进入自由大气层,造成更广泛的空气污染。(3)以2020年3月29日四川省凉山市木里县发生的森林火灾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研究火源附近林火排放烟雾的特性演变。结果表明火灾发生后CO和NO2柱浓度急剧增加,柱浓度峰值变化受火灾强度的影响,其中排放的NO2柱浓度的增长程度远高于CO柱浓度的增长,但在更短时间内消散。烟雾从火灾源向东北方向扩散,火灾期间火源附近平均烟雾高度每日分布范围约为3.3 km-4.6km。通过研究林火排放烟雾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演变,提出火源附近气溶胶指数出现明显的变化,表明林火排放了大量吸收性气溶胶。采用气溶胶指数在表征林火强度时需要考虑烟雾气溶胶在大气中的老化过程。烟雾层532 nm处的平均总衰减后向散射值和消光系数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范围分别为0.015 km-1sr-1-0.11 km-1sr-1和0.003 km-1-0.1 km-1。基于光学参数测算得出烟雾层质量密度和浓度的垂直分布,为进一步评估林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探究揭示了过去近三十年里华北地区生态景观格局演变与区域作物需水动态之间的潜在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结合《黄河颂》的跨学科实践,对跨学科学习的诸多问题,试做思考。跨学科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语文跨向他科,目的是在融合学习中培育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跨学科学习离不开契约精神,更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
“跨学科学习”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需要以主题统整,提取跨学科学习的大概念;组织跨学科学习的活动,坚持“语文性”这一根本;设计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规,让学生“卷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
<正>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辖23个乡镇、226个行政村、1个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库区县、林业大县。金寨还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域旅游示范县等称号。一直以来,金寨县以"生态立县"为先导,坚持可持
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这要求高职院校所有专业、所有教师都要自觉担负课程思政的主要职责,将所教课程作为思政育人的主要阵地。文章以“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课程为例,从科学思政理念的确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元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三级评价体系的打造,探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改革和重新建设的重要任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出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升,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设计中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程思政考核等策略,对提升学前卫生学课程思政的实效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提升园所的保教质量水平,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及促进教师反思及提升的高质量园本教研活动。基于此,我园在自主研发幼儿园“三人行”课程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如何推动教师队伍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程落实,真正实现“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名刺参,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突出,是我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代表性物种之一。随着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取得不断突破,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沿海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和疾病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研究解析刺参应对逆境胁迫(病原和高温)的调控机理,为刺参抗病、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优化提供参考依
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发展最可行的途径。片区民办幼儿园存在教研制度虚设、教研内容杂乱、教研方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尝试分析其原因并从加强督查、加强指导、加强引领、加强评价等方面提升民办园教研有效性。
<正>身体健康的小学生感觉更好,也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与运动能力较差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有可能进入更高水平的普通中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选取了3285名女孩和3248名男孩,测量了这些6~10岁孩子的体力和耐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这些指标由研究人员根据国际标准化的测试程序确定。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