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物理层安全认证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以及基于移动终端业务的增长,使得保证无线通信的安全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链路具有开放特性,更容易遭受窃听、篡改、伪造等攻击。受无线通信安全需求的驱动,准确认证通信用户的身份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无线物理层安全认证颇为关注,利用无线物理层资源的一些独特性质解决安全认证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无线物理层认证利用无线衰落信道的随机性和互易性等特点,在物理层识别通信用户的身份,与网络上层安全协议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本文研究的物理层认证算法分为两大类:不存在中继节点的PHY-PCRAS和PHY-CRAM、存在中继节点的PHY-CRAMR和PHY-AUR。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1)研究了PHY-PCRAS算法采用多进制相移键控(M-ary Phase Shift Keying,MPSK)的认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子载波数目固定时,高阶调制的认证性能好;密钥长度固定时,低阶调制的认证性能好。(2)研究了PHY-PCRAS算法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时子信道频域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性对认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子信道频域的相关性随着子信道间距的增大呈指数趋势减小,并且子信道相关性越小,认证性能越好。(3)从理论上推导出PHY-CRAM算法的成功认证概率和错误接收概率均可用Marcum Q函数计算,以及认证准则中相关系数服从莱斯分布,密钥越长,其概率密度曲线与莱斯分布吻合地越好。(4)对PHY-CRAMR和PHY-AUR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ural信道下的认证性能比Urban信道好,且同一信道模型下,密钥长度不变时,这两种算法均是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认证性能变好;信噪比不变时,密钥长度对PHY-CRAMR的影响不明显,PHY-AUR的认证性能随着密钥长度的增大而提高。
其他文献
语音文档主题分类是指根据语音文档的属性或内容,将大量的文档映射到多个预先定义好的主题中,语音分类是语音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
服务质量(QoS)己成为下一代网络正常运营的关键性问题。IMS的QoS主要目标:提供电信级的QoS,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不同等级的QoS,能对不同业务的IP分组进行区分,对用户进行接纳控制,
目标识别作为智能视频监控中的一个核心任务面临着许多困难。受到人类视觉系统的选择性注意机制的启发,在进行特征提取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引起视觉关注的区域可以有效节
随着“线控”(X-by-wire)系统的发展,要求车载网络具有传输速度高、可靠性好和支持分布式控制的性能。目前车载网络大多使用的是基于事件触发的CAN总线,但由于CAN总线的最高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中能量检测算法由于简单实用而备受关注。压缩频谱感知能够有效实现高频信号的低速采样,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是4G(B3G)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频谱利用率高,具有优异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然而,OFDM信号的峰值
群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现有的群体行为识别算法大多都是需要准确的前期处理和后期的复杂建模,整个流程比较繁琐,并且模型复杂导致控制变量较多,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是将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以提高入侵检测的检测正确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为此,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旨在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移动数据业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各种关键技术的支持,而编解码技术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Turbo码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
智能视频分析是一种使用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对现场采集的视频内容进行自动分析,获取特定信息的技术。用于监控领域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不仅能够拍摄、保存视频画面,还能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