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09~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0~6岁脑瘫儿童基本情况、康复情况、及康复效果影响因素情况的调查、分析,来揭示脑瘫儿童的康复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康复现状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家庭、康复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提供依据,进而促进脑瘫儿童恢复身心健康。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的脑瘫儿童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作为背景资料,结合工作实际,辅以文献、电话随访等方法获得数据资料,录入数据库,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采用Epidata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后,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描述集中趋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情况2009~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0~6岁脑瘫儿童登记病例数共242例,其中男性患儿146例,占60.33%,女性患儿96例,占39.67%,男性高于女性。脑瘫儿童被发现患病年龄<1岁的病例数极少,多集中在2~6岁。2康复现状及变化趋势(1)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训练情况2008~2009年81例脑瘫儿童,进入康复训练机构28例,占34.6%;2009~2010年79例脑瘫儿童,进入康复训练机构29例,占36.7%;2010~2011年82例脑瘫儿童;进入康复训练机构36例,占36.9%。有小幅增加趋势,但仍低于37%,即半数以上的患儿未接受康复训练。(2)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训练时间情况2008~2009年28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时间3个月28例,占100%;2009~2010年29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时间3个月1例,占3.4%,4个月3例,占10.3%,6个月25例,占86.3%;2010~2011年36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时间3个月7例,占19.4%;,4个月0例,6个月29例,占80.6%。三年间,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显著增长,从普遍选择3个月的训练时间改变为绝大部分患者选择6个月的训练时间来持续稳定地进行康复训练。(3)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训练效果2008~2009年28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效果,显效3例,占10.7%,有效19例,占67.9%,无效6例,占21.4%;2009~2010年29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效果,显效5例,占17.2%,有效23例,占79.3%,无效1例,占3.4%;2010~2011年36例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效果,显效28例,占77.8%,有效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2008~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效果明确,并有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3康复训练效果2009~2011年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的92例脑瘫儿童,显效36例,占38.71%,有效48例,占51.61%,无效9例,占9.68%。康复训练对于脑瘫儿童的治疗和恢复有显著效果。4康复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1)脑瘫儿童自身因素患儿进入康复机构训练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1岁以内康复训练效果较好,但因样本量小,反映不明显。(2)脑瘫儿童家庭因素家长对脑瘫知识认知好、就医信念强、对患儿态度好、配合度高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而认知差、就医信念弱、对患儿态度差、配合度低的绝大部分,放弃了康复治疗的机会。家长放弃治疗的原因,因家庭经济情况放弃康复治疗的有80例,占55.94%,其次是因为对该病的预后怀疑37例占25.87%,还有因为存在心理与社会压力、投入过多精力、担心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各占7.69%、6.29%、4.20%。(3)康复机构因素康复训练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个月、4个月、6个月对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训练持续时间的延长有助于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提高。(4)政府和社会支持因素项目支持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使脑瘫儿童有机会进入康复机构接受治疗。结论(1)脑瘫儿童确诊年龄偏大,绝大部分>1岁,发现、诊断时间均较晚。(2)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的病例数虽有小幅提高,仍较少,康复训练覆盖率较低。(3)脑瘫儿童进入康复机构训练人数、训练时间、训练效果均有增长,其中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增长变化有显著趋势。(4)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显效、有效与无效有极显著差异,训练效果好。(5)影响因素中:早发现、长期稳定康复训练、家长认知情况好、就医信念强、对脑瘫儿童态度好、配合程度高、有社会项目支持,有利于脑瘫儿童康复;反之,则不利于脑瘫儿童康复。(6)家长放弃康复训练的原因依次为:家庭经济情况、对该病的预后怀疑、心理与社会压力、投入过多精力、担心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等。其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家庭经济情况,占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