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武器装备朝着更高精度、更高速度方向发展,对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精度、鲁棒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武器伺服系统大功率、高精度、强鲁棒性的控制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类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单电机伺服系统和齿隙、摩擦非线性模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针对传统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相邻交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武器装备朝着更高精度、更高速度方向发展,对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精度、鲁棒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武器伺服系统大功率、高精度、强鲁棒性的控制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类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单电机伺服系统和齿隙、摩擦非线性模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针对传统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相邻交叉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和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偏差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对两种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偏差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同步效果更好,但是它结构复杂,计算量过大,不便于工程应用。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均值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策略克服了计算量大的缺点,具有更好的同步控制效果。再次,针对四电机动力学模型阶数高带来的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采用特征建模理论,建立了四电机特征模型,并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针对系统中测量噪声导致的特征参数不收敛问题,设计了基于特征模型的EKF和STF滤波算法,并对两种滤波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模型的STF算法滤波效果更好。然后,针对基于特征模型的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高精度位置跟踪问题,设计了全系数自适应位置控制器,并在三种典型输入信号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跟踪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下跟踪误差较大。为此,本文设计了离散自适应鲁棒滑模位置控制器,证明了系统稳定性,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提高对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的跟踪精度。最后,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位置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对深度神经网络的巨大潜力的开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些模型对物体的识别正确率甚至已经超越了人类。然而,这一些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已标注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全监督训练,标注这些数据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这样训练得到的模型在面对全新的不曾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过的类别时会显得并不灵活,所以当需要识别一个全新的类别时,往往需要在训练数据集数据集中加入新的类别后对
广义马尔科夫跳变系统一直是控制系统理论中受到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改进,针对带分布时滞(Distributed Delay)的广义马尔科夫跳变系统(Singular Markovian Jump System),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所得成果如下:第一,针对一类带有分布时滞的广义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研究随机容许性分析问题和状态反
时间序列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数据对象,在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包括金融财务数据,气象观测数据,飞行物的运动轨迹数据等都是以时间序列的数据形式存在。而轨迹预测能够实时、准确地预测目标下一步的位置信息,是时间数据处理中一种很重要的应用。来自雷达数据的轨迹预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样本量小,噪声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很有挑战性。近些年深度学习的崛起为很多经典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如目标识别、文本翻译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不断推进,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在基于流水线的产品装配、分拣、包装、码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类抓取系统中视觉技术是核心,而三维视觉因其所表达的目标形状、位置、姿态等信息更为详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针对散乱工件的自动抓取问题,本课题对基于三维点云信息的目标位姿识别和抓取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三维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原型,主要成果如下:(1)点云预处理技术研
资源分配系统是指存在资源分配和资源竞争的动态系统。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常见,如自动制造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分配系统的组成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降低资源分配系统中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Petri网以其并发、直观、动态、通用、抽象的结构特性能够清晰简洁的描述系统中的进程并发、冲突,资源共享、互斥等规则,同时能够对系统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燃油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给全球带来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为此,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此背景下,本文寻求准确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从而为电池的能量管理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保证行车安全。除此之外,本文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复合电源系统,并制定复合电源系统的能量协同控制策略,从而延长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和提高电动汽车能量利用率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移动机器人实现更自主、更智能行为的技术基础。视觉传感器能够满足室内移动机器人的低成本定位导航需求,本文主要致力于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SLAM关键算法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特征点法的局部定位算法。针对传统ORB算法容易受亮度及纹理变化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特征提
目前随着我国的残障人士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加快,下肢康复型外骨骼已然成为国际学术和工程技术界的研究热点。然而,作为下肢康复型外骨骼的关键技术之一步态规划技术的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现有步态规划技术存在的步态稳定性不强、对患者运动的自适应性不高等问题,进行自适应步态规划技术的研究,并在10自由度下肢康复型外骨骼虚拟样机中成功应用。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有:首先,针对10自由度的下肢外骨骼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成熟,智能机器人已应用到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果园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果园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果园作业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果园种植规模。果园机器人的定位导航技术是果园机器人实现自主作业功能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针对果园环境,设计了一种果园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系统,开展并完成了如下主要工作:(1)通过对果园机器人定位导航系
近年来,由于多智能体系统在分布式计算、传感器网络及机器人编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中,最基本的研究问题之一是一致性问题。一致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每个智能体的状态趋于一致。通过设计分布式控制协议来实现一致性,其中每个智能体仅和它相邻的智能体进行信息交换,本文采用新型的比例积分(PI)形式的控制协议来解决一致性问题。此外,由于速度的限制,各智能体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