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背景下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绿色基础设施(GI)能够为城市提供水量调节服务,但中观格局优化程序缺失导致服务供需空间错配情况普遍存在,从自然过程、用地特征与控制目标综合角度入手的中观城区尺度GI格局规划方法值得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应用于水文研究,能够通过供需动态过程精准揭示GI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与空间关系,有潜力成为指导GI规划的有效工具,水量调节服务供需综合研究有待深入。本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背景下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绿色基础设施(GI)能够为城市提供水量调节服务,但中观格局优化程序缺失导致服务供需空间错配情况普遍存在,从自然过程、用地特征与控制目标综合角度入手的中观城区尺度GI格局规划方法值得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应用于水文研究,能够通过供需动态过程精准揭示GI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与空间关系,有潜力成为指导GI规划的有效工具,水量调节服务供需综合研究有待深入。本研究将水量调节服务供需理论引入城市GI格局优化研究中,试图构建综合考虑“生态-社会-水文复合系统”的城区尺度雨洪安全格局优化方法,对改善城市GI水量调节服务供需错配情况、缓解城市雨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分析GI水量调节服务机制及格局优化内涵、服务供需动态理论框架,解读“服务-格局”响应机制为“供需数值关系响应规模”、“供需空间关系响应布局”、“供给动态流动响应结构”、“供需综合关系响应类型”,构建“问题特征识别→景观格局特征分析→水量调节服务供需测度→格局优化与对比调控”全过程优化路径。实证研究部分以广州琶洲岛为研究对象验证路径可行性。地理位置与水文环境造就了琶洲岛雨洪问题的特殊性。SWMM模型结合数据叠置法是合适岛屿的供需测度方法。基于SWMM产流过程与海绵城市径流控制指标计算供需数值,并结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受灾体”3方面7项测度指标校正服务需求等级,旨在揭示琶洲岛现状与控规情景下GI水量调节服务的供需数值关系与供需等级空间分布情况。琶洲岛GI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与水量调节服务供需测度结果显示:现状GI分布集中,供给水平空间分异明显,相较之下控规GI均匀分散,供给数值增加且供给空间分异情况改善,需求水平降低但需求空间分异加剧,综合而言规划前后均呈现数值供不应求与空间供需失衡,规划后略有改善,但空间分异情况加剧。综合雨洪问题分析、GI格局特征与测度结果总结琶洲岛雨洪脆弱性特征为系统孤立性、空间分异性、土地矛盾性。针对供需平衡目标,依据供需单元构建GI网络结构形态,依据供需差值确定GI实施规模需求,依据用地特征确定GI功能类型定位,依据供需水平空间分异确定GI优先布局地段,综合“结构-规模-类型-布局”策略构建琶洲岛GI格局优化方案,讨论优化方案建设应用。情景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方案基本达成供需目标,优化路径与策略具备有效性与可行性,能够为其他城区雨洪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在教育实践、理论和政策背景的支撑下,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入的产物。目前我国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状态,办学形式也日益多元,但十二年一贯制校园建设层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包含小初高三学部,且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在规划布局上如何组织三学部关系,校园空间环境上如何同时满足三学部学生的需求,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与其他类型中小
当前,我国大多数港口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靠港船舶辅机燃油发电是港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内河码头临近城镇居民生活区,其排放污染物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家大力推行岸电以治理大气污染,然而我国内河港口船舶岸电系统的发展并不理想,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问题,这将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亟须解决。因此,探讨政府如何合理地制定推动岸电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策略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此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斜拉桥的跨径也越来越大,混凝土斜拉桥已经难以满足大跨径桥梁的要求,叠合梁斜拉桥得到迅速的发展。施工工序、环境温度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桥施工产生影响,因此,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对桥梁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本文依托洛溪大桥拓宽工程,分析施工工序、合龙时温度效应以及成桥状态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叠合梁斜拉桥的施工产生多大影响,并提出指导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
随着社会变迁,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促使着中学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以及中学建筑的不断革新。阅览是一种通过各种方式,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的行为,阅览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校园阅读是近年来建设素质教育的趋势。中学校园的图书馆是中学校园重要的阅览场所,近年来,中学校园设计中开始出现传统图书馆以外的阅览空间,即泛阅览空间。阅览空间泛化是中学校园推广阅读举措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亦可以看
水库作为调节、蓄水和控制水资源的人造系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湖泊水库水资源总量大,为我国城乡供给50%以上的饮用水,水库水质优劣对于城镇饮用水和城市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一些南方地区的引调型水库因城市发展及水质污染,存在氮、磷营养盐超标现象,受到富营养化的威胁,先后暴发了蓝藻水华,给水库水生态系统功能、供水水质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湖泊水库水动力水质模型作为研究湖泊水库水动力和水
空间网格结构具有刚度大、质量轻、杆件布置灵活、造型新颖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跨度空间建筑。但随着结构跨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造型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兼顾结构形态合理与安全,而结构形态学已成为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文聚焦前沿优化理论,首次将新型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引入结构形状优化领域,对空间网格结构的形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方法的局
针对目前陶瓷砖压制机压制过程机理、压制工艺优化和压制过程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陶瓷砖压制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陶瓷砖压制机的压制过程机理并进行了工艺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压制过程及其受力分析、常见的三种砖坯缺陷和假设的分层形状。然后,为了研究粉末压制过程中的气体流动特性,根据实际情况从三种两相流仿真模型中选择了双流体模型。最后,按照压制初期、
工业硫磺产量巨大,易燃易氧化的特性使其不宜长期储存,因此单质硫的消耗利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熔融扩散法和反硫化法往往在高温下才能将单质硫转化为溶解性差且结构不规整的含硫材料,从而造成其在合成和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高效温和、产物结构多样等优势的多组分聚合(MCPs)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转化单质硫的方法。在合成的众多含硫聚合物中,存在大量氢键、硫、氮原子的聚
不良的线形组合对公路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传统平纵设计方法得到的公路线形在欧氏三维空间中存在曲率和挠率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的空间连续性衰退现象。这种空间连续性衰退致使公路线形的安全性降低,并与事故发生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立足公路线形是三维空间曲线的本质,对三维空间下公路安全性分析更为适用的连续性衰退表征指标与事故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依托广东省部分实际运营的高等级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经济进入逐优竞争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建设需求迫切。大学校园布局是大学校园方案初期的重要阶段,决定了校园空间组织方式与整体方案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深度学习技术使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思考的潜力。随着pix2pix等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引起了建筑学领域的注意,并逐渐出现人工智能与建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