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正交反应或谷胱甘肽为触发源的前药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威胁全人类的恶性疾病之一,化疗作为一种常规且有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但是化疗药物通常会因其理化性质差以及缺乏特异性而降低治疗效果和产生毒副作用。采用前药策略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工作以生物正交反应或谷胱甘肽作为前药活化的方式,设计和合成了三种前药体系,用于肿瘤治疗。这三种体系能够在外源性生物正交触发剂或肿瘤微环境中过度表达的谷胱甘肽的刺激下释放母体药物,从而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了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双组分前药体系。该体系主要分为两个组分,分别为乙烯基醚笼蔽的喜树碱(CPT)和近红外染料连接的四嗪衍生物;在水性介质中,上述两种组分之间的生物正交反应能够产生强烈荧光并释放出活性药物。将分子前药和触发剂分别封装在磷脂脂质体中,构筑了以脂质体包覆的纳米级生物正交体系。所制备的脂质体生物正交体系在肿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并在异植瘤小鼠模型中展现出高效的肿瘤抑制效果。2、设计和合成了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前药活化和基于金纳米棒的光热治疗的联合治疗体系,用于肿瘤抑制。该体系主要分为两个组分,分别为乙烯基醚笼蔽的CPT和负载有PEG化四嗪的金纳米棒。在体外实验中,基于四嗪的触发剂能够有效地介导生物正交反应并释放用于化疗的喜树碱;另一方面,金纳米棒优异的光热性能能够用于光热治疗以及三维的光声成像,并最终实现协同治疗。该体系表现出对肿瘤细胞增强的细胞毒性,而且在活体实验中,该体系中的化疗和光热治疗的联合作用极大地抑制了小鼠中肿瘤的生长。3、设计和合成了基于谷胱甘肽响应的药物释放和荧光/光声双重成像的纳米前药体系,用于原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该体系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和一种近红外生色团经碳酸酯键连接到可裂解键的二硫键上,获得了纳米前药的主体分子。该主体分子可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我们在形成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将一种Akt抑制剂雷公藤红素包裹其中,形成了用于原位肺癌治疗的纳米前药CEL@G-SS-NIR。该体系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的谷胱甘肽作用下释放两种抗癌药物和近红外生色团。释放的两种抗癌药物可以分别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上游和下游的信号传导来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联合治疗,而释放的生色团可以实现对药物的释放行为进行荧光和光声成像。建立了原位非小细胞肺癌的小鼠模型,并用纳米前药CEL@G-SS-NIR对荷瘤小鼠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纳米前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具有优异的光、电、磁、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超导、航空航天、电子产品、化学传感器、催化等多种领域。随着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器官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的病理性过程,肝脏是其靶器官之一,机体对葡萄糖吸收效率的降低。为了满足机体需求,胰岛素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
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是一种模拟人类“自我学习”和“自我改进”能力的智能控制算法,对于具有可重复动态特性的被控对象,通过“学习”实际运行情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能量转换器件,可以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需要经过燃烧过程,具有高效、低污染、无噪声、燃料灵活等优点。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
基于光、电化学反应的能量转换与储存系统,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且经济实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问题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分解水产氢和电化学储能
可持续能源的利用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设计合成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贵金属纳米材
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合成方法,而且这类反应也广泛的应用到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上,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归纳总结了一些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急剧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本世纪的重大挑战。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主要优点在于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燃烧产物只有水,被认为是
以钛硅沸石(TS-1)为催化剂,以双氧水(H2O2)蒸汽为氧化剂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有望克服以甲醇为溶剂的丙烯和H2O2液相环氧化反应的不足。但是丙烯和H202的气相环氧化反应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