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米是一类种皮呈现红色的特异性水稻资源,其种皮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红米中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外部米糠层中,但其中含有较多纤维素,影响了红米口感并阻碍内部淀粉糊化。为了开发利用红米资源,本课题以红米为研究对象,先探究了三种预处理方式(微波、蒸制、煮制)对红米品质的影响;然后探究了微波预处理工艺对红米蒸煮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蒸煮后未预处理红米(Unpretreated re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米是一类种皮呈现红色的特异性水稻资源,其种皮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红米中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外部米糠层中,但其中含有较多纤维素,影响了红米口感并阻碍内部淀粉糊化。为了开发利用红米资源,本课题以红米为研究对象,先探究了三种预处理方式(微波、蒸制、煮制)对红米品质的影响;然后探究了微波预处理工艺对红米蒸煮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蒸煮后未预处理红米(Unpretreated red rice,URR)和预处理红米(Pretreated red rice,PRR)的理化性质差异;最后,探究了储藏时间对不同包装PRR的质量、蒸煮和营养特性的影响。首先,探究了三种常用的杂粮预处理方式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对红米蒸煮性能和原花青素的影响。在处理时间为360 s时:煮制将红米的蒸煮时间缩短了48.66%,但原花青素的保留率仅为14.55%,损失极大;微波和蒸制有效降低了红米的蒸煮时间(55.37%和27.85%),并拥有较高的原花青素保留率(57.27%和53.20%)。最终选择微波进行红米的预处理。其次,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工艺对红米蒸煮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66 g红米以3倍质量的蒸馏水50℃浸泡30 min,沥干后以12 W/g的微波剂量90s处理4次(每次微波间歇以18~23℃水浸泡10 s,沥干后再微波处理;每两次微波处理间隔约30 s;微波预处理前的平均温度为25.47±3.73℃,微波预处理后的平均温度为94.47±3.65℃)。随着微波次数的增加,PRR的糊化特征值和溶胀力降低,淀粉结晶度由17.85%降至2.75%;多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最终保留率为56.25%和67.45%,保留率较高。然后,探究了蒸煮方式对URR和PRR理化特性的影响。经常压煮(Atmospheric pressure boiling,APB)、高压煮(Pressure boiling,PB)和常压蒸(Atmospheric pressure steaming,APS)处理后,PRR的最终淀粉水解度比URR提高了4.03%、14.44%和7.77%;相对结晶度降低了1.28%、1.18%和0.72%;硬度降低了14.65%、9.68%和19.35%;溶胀力、原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降低。在产品色度上,蒸煮后的PRR红绿值a*减小,红色降低;明暗值L*增大,颜色变亮。最后,探究了储藏时间对PRR质量因素、蒸煮性能和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6 m时,真空包装PRR的脂肪酸值为29.71 mg Na OH/100g DW,无哈败味,常压包装PRR为36.25 mg Na OH/100g DW,略有哈败味。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PRR的吸水率、最佳蒸煮时间、糊化度和粗蛋白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多酚、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下降,但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PRR在储藏后可以与白米同煮同熟,营养互补。
其他文献
超分子化学的每一次飞速发展都离不开各类大环主体分子,从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到柱芳烃这五类经典的大环分子,再到近年来的斜柱芳烃、姜芳烃、塔芳烃、棱柱芳烃等,这些大环分子不仅具有特殊的结构,而且合成简单,易于衍生,具有富电子空腔和各种不同的性能,使得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不断开发新型的大环主体化合物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开发合成了两类新型的大环主体分子,
基于数字要素属性的变化,聚焦中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数字呈现为“作为工具”和“作为资源”两种属性,进而可以构建“数字激励结构”的解释框架。在不同类型的数字激励结构下,地方政府有其对应的组织性和技术性调适行为。在工具型激励结构下,政府数字化逻辑是工具性定位的顶层建构与层次扩散、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关系磨合和从“无中生有”到“内外兼修”的应用增长。而资源型激励结构下的数字化逻辑则演变为组织为轴以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自《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节选内容重点讲述中国如何通过复兴乡村生态和社会文明,以避免出现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通过对节选内容的翻译,希望吸引国外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乡土状况和三农国情,从而促进文化交流。科普文本翻译的一般目的在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详实的历史数据资料来阐述客观现实。因此,翻译目的论在该文本翻译过程中具有
舰船声呐信号识别是水声装备和武器系统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海上作战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战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实际的舰船声呐信号识别系统往往面临着信噪比较低、特征表征能力不足、样本数量少和识别种类繁多的问题,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信号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际采集的被动声呐信号样本会包含大量的海洋噪声,因此需要使用降噪算法对噪声进行抑制。根据舰船声
目的:通过基于白蛉形态学的分类,探讨不同形态特征在不同种属间的权重,为以后传统的白蛉分类学提供参考;对部分白蛉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这些种群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及演化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Cytb基因用于白蛉种类鉴定的有效性问题。方法:(1)选取白蛉亚科白蛉属14个种、司蛉属27个种作为分类单元、各52项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指标,分别通过SPSS
CDIO理念是起源于国外的教育理念,最早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英文字母的缩写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经实践研究证明,该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教育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均衡发展的问题,研究领域也从工程教育领域逐渐延伸到其他教育领域,在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也
果蔬生鲜面可以弥补传统面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缺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菠菜生鲜面色泽翠绿,营养价值高,在果蔬面制品中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含菌量高、酚类物质、叶绿素等含量丰富,菠菜生鲜面货架期极短且贮藏过程中会逐渐变黄变暗,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湿热处理、茶多酚结合湿热处理以及酸度调节剂对菠菜生鲜面微生物、颜色以及品质的影响,为延长菠菜生鲜面的货架期提供
紫外图像检测系统是用于观察和检测日盲(240~280nm)紫外光信号,并将紫外图像信号转换成实时可见光图像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其主要用于电站、变电站、输变电系统、输变电线路电晕放电的检测和火灾检测。目前的紫外图像检测仪主要是用分光镜分离出紫外和背景光通过DSP融合两路图像。这类检测仪主要面向于野外工作和对背景要求比较严格的环境。分光镜在紫外检测仪的使用无疑增加了仪器的成本和降低了紫外光谱图像的分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就餐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外卖已成为餐饮业中的新态势。每天成千上万的订单需要消耗大量的快餐包装,但传统的外卖打包过程均由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餐盒结构多为插入式或卡扣式,结构密封性差,配送过程中易撒漏;包装材料以塑料为主,快餐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随着国家限塑令的推行,减少或取代塑料快餐餐盒已成必然趋势。本文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强、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纸
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是中国人群肠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具有改善宿主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特定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提高益生菌的肠道存活率或定殖持久性,但其作用存在菌株差异,且内在原因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这限制了用于促进特定益生菌增殖或定殖的膳食策略开发。因此,本研究以典型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半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