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4O5Br2的水环境重金属电化学检测及光电协同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废水,未经妥善处理的重金属废水排放至自然水体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实现水体痕量重金属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对污染预警、环境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传统的仪器分析法检测精度高,但仪器昂贵、需专员维护,而电化学检测技术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为痕量重金属检测领域研究重点。构建导电性好且具有高效重金属螯合能力的新型功能材料修饰电极是实现高灵敏电化学重金属检测的基础。本论文创新性地构建出基于C/Bi4O5Br2的复合电化学传感电极,实现水环境Pb2+、Cd2+、Zn2+的同步高灵敏检测,探究该新型电极对三种重金属检出性能产生差异的内在机理,通过耦合光电效应,进一步提高该新型电极的重金属检测灵敏度,并研究了重金属检测的光电协同机制,为提升水环境重金属电化学检测性能提供新的技术路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Bi4O5Br2的制备及其水环境重金属电化学检测性能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重复性高、方便简捷、成本低廉的Bi4O5Br2研制方法,该方法以柠檬酸(C6H8O7)为碳源,KBr作为模板并引入Br源,在氮气氛下于管式炉中高温焙烧生成三维片状C/Bi4O5Br2复合材料。对材料KBr掺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KBr与Bi(NO3)3·5H2O的相对质量比为20:1时,电化学检测性能相对最佳;环境场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X射线光电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ic spectrometer,XPS)、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er,FTIR)、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XRD)等材料微观形貌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表征表明,Bi4O5Br2纳米颗粒成功复合三维碳纳米片,晶体纯度高、结构完整。此外,对电化学检测过程的关键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水中典型重金属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可达到:Cd2+最优(0.4179μAμg-1 L,0.33μg L-1)、Pb2+次之(0.30754μAμg-1 L,0.99μg L-1)、Zn2+最弱(0.03618μAμg-1 L,12.81μg L-1);本论文还对该电化学传感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抗干扰性等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Bi4O5Br2电极检测Cd2+、Pb2+稳定性好且重复性高,Zn2+的检测相对较差;自来水和湖水实际水样检测中,典型重金属加标回收率可达97.99%(Pb2+,自来水)、94.76%(Pb2+,湖水)、102.69%(Cd2+,自来水)和94.86%(Cd2+,湖水)。(2)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Bi4O5Br2电极重金属检测机制研究。影响重金属检测的两大关键要素为重金属在电极材料表面的吸附能力及其在电极表面的扩散速率,因此,本论文分别计算了Pb2+、Cd2+、Zn2+在Bi OBr(-101)表面上的吸附能及扩散能量壁垒。重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还原沉积的量与吸附能成正比,其氧化溶出的量与扩散能垒成反比,吸附能:Pb2+(-11.6 e V)>Cd2+(-8.2 e V)>Zn2+(-7.7 e V);扩散能垒:Pb(1.58 e V)>Zn(0.32 e V)>Cd(0.16 e V),这表明在电化学沉积阶段,重金属的沉积量:Pb>Cd>Zn,在溶出阶段,重金属的氧化溶出量:Cd>Pb>Zn,Pb的扩散能垒是Cd的近10倍,而其吸附能是Cd的约1.5倍,说明电化学检测过程中,Cd的氧化溶出量高于Pb,这为C/Bi4O5Br2对三种重金属离子检出性能存在差异并出现规律Cd>Pb>Zn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3)光敏C/Bi4O5Br2电极在重金属电化学检测过程中的光电协同机制研究。为探究化学计量比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实验还制备了CNTs/Bi OBr复合材料。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ometer,UV-Vis DRS)、莫特肖特基测试(Mott-Schottky)、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PL)、电流时间法(Intensity of current-time,i-t)等光电化学测试得到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及其能带结构,Bi4O5Br2对光具有更好的响应,电子-空穴复合速率低于Bi OBr。以汞灯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在沉积阶段、溶出阶段、沉积溶出阶段光照以及不光照四种情况下对Cd2+的电化学检测。C/Bi4O5Br2、CNTs/Bi OBr电极在三种光照情况下检测灵敏度均得到提升,表明光对电化学检测Cd2+具有协同促进的作用。基于Bi4O5Br2、Bi OBr的能带结构特性,在溶出阶段光照,发生反应:Cd+h+→Cd2+,促进Cd2+的检出;DFT计算表明,Cd2+沉积至半导体表面,半导体带隙能显著降低,在光的激发下,其表面电子不断迁移至Cd(0),形成肖特基势垒,抑制电子-空穴对再结合,发生反应:Cd2++e-→Cd,最终提升重金属电化学检出性能。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高度异质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最普遍诊断的癌症。目前有多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如激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但仍有近20%的乳腺癌患者死亡,并有一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具有抗药性或无反应性。自体肿瘤全细胞疫苗能够诱导个性化、多克隆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且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克服肿瘤的异质性。但是,整个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较差。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
由于受到传输接口效率、芯片处理速度、存储器容量等限制,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着海量数据的传输与实时存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CS)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压缩方法与FPGA硬件实现,并对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中的正交匹配追踪(OMP)类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压缩感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压缩感知通过非自适应性的线性投影运算得到测量值这
研究目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并存时将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既往研究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系统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有保护作用,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EH抑制剂TPPU((
关于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求解,国内外学者给出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在量子力学、弹性力学以及电子学等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来表示,并且这些问题本身通常具有振荡性、周期性的特征。其方程的解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指数形态或三角形态。在这些问题中,如果直接用经典的数值方法很难对其进行精确求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一些与系统解有关的参数,如振荡的频率与周期等,采取函数拟合思想,选取
研究背景: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TMPs)是指肿瘤细胞在自然状态下或受到各种刺激后,细胞骨架发生改变,部分细胞膜向外膨胀,同时包裹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如核酸片段、蛋白质分子及脂质等),通过出芽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典型的TMPs呈囊泡状结构,直径约100~1000 nm。TMPs是肿瘤微环境中常见的亚细胞结构,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运输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经特殊处理后,TMPs可与药物结合,参与药物在体内
斜壁结构是复杂结构件中的常见部分,金属增材制造的支撑体设计困难,且由于工艺参数和材料成分不同,支撑体设计很难具有普适性。金属增材制造的支撑体质量较重难以固定,抗热和抗变形要求较高,支撑体的后期去除工作比较繁琐,影响了生产效率。研究斜壁无支撑结构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对成形结构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斜壁无支撑结构激光熔丝增材制造中,支持力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为空间微重力增材制造提供基础参考数据。因此
WiFi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便携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在多媒体智慧教室中常出现教师端主机到大量学生移动终端的多屏同显景象,对于这种“点到多点”的场景,使用组播技术可提高传输效率,因此,在WiFi网络中提供组播服务面临实际需求。在WiFi组播业务传输中,要解决标准802.11组播中的低可靠性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无线网络的带宽局限性。WiFi技术所使用的802.
工业机器人由于本体结构特点及零部件制造、安装等误差,致使其运动中具有较低的绝对轨迹精度。且工业机器人末端精度具有较高的位姿依赖性,在可达空间不同位姿下差异较大,在机器人铣削加工大型复杂零件时,将导致铣削精度呈现不均匀分布,达毫米级的轨迹位置误差严重影响被加工件的铣削质量。研究机器人铣削轨迹中末端位姿误差测量手段,分析误差分布规律,制定误差补偿策略是提高机器人铣削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针对铣削中机器人
在信息时代,集成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集成电路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重大问题,亟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芯片测试相关实验课程只能测试一些引脚简单的芯片,复杂多引脚芯片又难以获取,学生的芯片测试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而可编程器件可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功能开发,配置完成后可将其作为多引脚专用芯片进行测试研究。同时,当前可编程器件实验存在着开发板易受既定资源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日益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难点。生物质露天低效燃烧是最主要的人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排放源之一。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逐渐从传统低效利用方式转变为先进高效利用方式,而这些先进利用方式,尤其是发电技术是否可以降低VOCs排放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先进生物质发电技术的VOCs排放量,指明降低VOCs排放的优化方向,将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