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仁丸调控AQP3/CFTR基因发挥“增液/润肠”功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麻仁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剂量-效应”关系,验证疗效,同时探讨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乙酰胆碱(Ach)、血管活性肠肽(VIP)、炎性因子等在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STC的规范化治疗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健康的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小组(其中空白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药物干预组32只)。除空白组外,其它组别予洛哌丁胺混悬液建立STC大鼠模型,空白组同时予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模型对照组只造模不干预,其余4组在模型稳定后接受干预。通过对比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小肠炭末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大便含水量等,观察麻仁丸不同剂量对STC的治疗效果。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Ach、VIP的含量,免疫组化观察结肠组织切片中AQP3和CFTR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QP3和CFT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造模30天后,与A组比较,B、C、D、E、F组大鼠24h粪便粒数减少(P<0.01),粪便含水量下降(P<0.01),首粒黑便时间延长(P<0.01)。(2)经药物干预7天后,与A组相比,C、D、E、F组大鼠粪便含水量、炭末推进率和24h粪便粒数降低(P<0.01);与B组比较,C、D、E、F组24h粪便含水量、炭末推进率和24h粪便粒数均增加(P<0.05),D、E两组在改善24h粪便含水量方面优于C、F两组(P<0.05),而在改善炭末推进率和24h粪便颗粒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3)莫沙必利和麻仁丸干预STC模型大鼠7天后,C、D、E、F组大鼠较B组大鼠血清中Ach浓度升高、VIP浓度降低(P<0.05);C、D、E、F组大鼠肠组织中CFTR mRNA及CFTR蛋白表达升高,其中D、E两组较C、F两组与B组比较更明显(P<0.05)且D、E两组与A组比较表达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组大鼠肠组织中AQP3 mRNA及AQP3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1)麻仁丸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升高Ach浓度、降低VIP浓度,起到增加肠道动力、促进肠道水液分泌的作用。(2)麻仁丸对大鼠CFTR的表达水平影响较大,但对AQP3的表达影响不大,麻仁丸可能通过增加肠道水液的分泌,但不影响肠道水液的吸收来达到“增液/润肠”的作用。(3)麻仁丸上调大鼠CFTR的表达水平作用优于莫沙必利,且中、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中、高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黄河泥沙制备烧结砖成本不具优势,而且制作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以及制备免烧砖反应活性不足,成品强度很难满足要求等问题。开展泥沙活化试验、不同材料配比下的固结凝胶试验和免烧砖性能检测试验,综合考虑性能、经济合理性等因素,通过改进激发剂和胶凝材料配合比等方式确定黄河泥沙免烧砖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出符合工程实际应用的免烧砖。方法:(1)预选氯化钙、草酸、硅酸钠、硫酸钙和碳酸钠五种激发剂,分别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9例胃癌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依据患者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早期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93)、无复发组(n=126);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胃癌家族史、肿瘤部位、Lauren分型、Berman分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
文本分类(TC)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重要基础任务,多标签文本分类(MLTC)是TC的重要分支。为了对多标签文本分类领域进行深入了解,介绍了多标签文本分类的概念和流程。将近年来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划分为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梳理了多标签文本分类领域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分析了部分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研究方向:标签相关性、特定标签特性、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刀电灼加肛管内点状结扎疣体联合肛管松解术治疗肛管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采用高频电刀电灼加肛管内点状结扎疣体联合肛管松解术治疗81例肛管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6周、12周、24周评价患者的疗效,于术前及术后(6周、12周、24周)评价患者的肛门形态及功能(肛门狭窄程度、肛门失禁
<正>长政办发〔2021〕7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为推动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2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场监管基层执法装备配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市监稽发〔2021〕35号)等文件精神,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期刊
为揭示不同施肥时机(全过程、前1/2和后1/2入渗水量施肥)下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规律,以砂壤土和黏壤土质地的一维垂直肥液(尿素)入渗试验为基础,重点分析不同施肥时机下土壤水氮分布与再分布过程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并量化比较其对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时机对土壤累积入渗量和湿润体中水分分布影响微小,但对不同形态氮素运移转化影响显著;砂壤土和黏壤土入渗结束时刻,全过程和后1/2入渗水量施肥时,其
大量鞭毛虫栖息在低等白蚁肠道内,是白蚁赖以生存的共生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鞭毛虫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降解食物的系统,为宿主提供营养和能量。研究鞭毛虫群落结构是揭示其各组成种类生理功能的基础。利用形态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受鞭毛虫生长发育阶段、样品制备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基于分子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来研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本研究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台湾乳白蚁Coptote
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如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的吸收存在偏好,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有关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吸收及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本文从各类氮素形态的特点入手,归纳总结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对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植物响应不同氮素形态单施或配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对氮素
川黄柏(Phellodendrob chinense Schneid.)是我国南方典型药用经济植物,含有生物碱、黄酮类、甾醇类等药用成分,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药治疗和养生已被接受和认可,导致川黄柏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通过合理地调整栽培措施以提高川黄柏等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外源氮影响土壤微环境,调节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次生代谢进程,但未见
铅锑资源的富集主要是通过对其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实现。然而,随着铅锑资源贫化以及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浮选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相对于单一捕收剂作用机制简单且在多组分矿物浮选过程中药剂消耗量大以及回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工业上采用不同类型捕收剂组合浮选能够有效地发挥彼此优势,在低药剂消耗的情况下强化回收多组分元素并提高浮选指标。鉴于广西地区复杂难选铅锑多金属硫化矿长期以来存在的浮选回收率低、精矿铅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