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双水相体系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青素有多种生物活性和突出的生理功能,从雨生红球藻等生物资源中提取天然虾青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提取率高、设计性强特点的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常被应用于生物分子的萃取工艺。然而,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常见的水结构促进(kosmotropic)组分为无机盐或有机盐,溶液环境通常呈现强碱性,不利于保持萃取分子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本文以低共熔溶剂替代盐类作为kosmotropic组分、以离子液体为水结构疏离(chaotropic)组分构建新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双水相体系,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相行为规律,筛选出具有高临界共熔温度(UCST)和低临界共熔温度(LCST)两种截然相反的热可逆相转变行为的萃取体系,从宏观角度探索了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水三元体系的黏度、密度、电导率以及p H值等理化特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随后,系统考察了溶剂种类、离子液体浓度、低共熔溶剂浓度、固液比、水浴恒温震荡转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预浓缩时间对天然虾青素分配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以氯化胆碱(ChCl)为氢键受体,多元糖、多元醇、多元酸为氢键供体合成的低共熔溶剂与离子液体成功构建双水相体系,筛选出了3种UCST型和19种LCST型双水相体系。(2)三元体系p H范围2~8,黏度、密度、电导率随温度增大逐渐降低。标准摩尔体积(Vm)与标准熵(S°)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晶格能(UPOT)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温度的增加导致分子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间距增大,体系内部微粒混乱。(3)LCST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双水相体系提取虾青素效果更好,其中虾青素酯约占99%,游离虾青素仅有1%。虾青素优先分配在富IL相,虾青素酯和游离虾青素分配系数分别在12.34~101.68和4.62~21.03范围内。[P4448]Cl-[ChCl][Fru]和[N4444]CF3COO-[ChCl][Suc]双水相体系分别适用于虾青素酯和游离虾青素的选择性分离,其中,[P4448]Cl-[ChCl][Fru]与有机溶剂萃取结果相似,获得的最高虾青素提取量为12.72±0.06 mg×g-1。[P4448]Cl-[ChCl][Fru]双水相体系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可循环利用和绿色等特点。研究旨在为设计温度响应型双水相体系分离技术从生物资源中萃取不同结构的天然虾青素生物分子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2020年修改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围绕议题式,打造活动型学科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法,将成为该学科教学的大势,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急需破题的时代命题。然而,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性乃客观存在,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面临重新分割与重组,以及课堂本身的差异化与单元设计的模块化等因素客观存在,作者据此创造性地提出“差异性议题式教学”,以此回应与落实普
随着世界范围内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复杂的网络结构促进着新的威胁产生,网络攻击模式显著增加,入侵检测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因而得到了业界的大量关注。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对于攻击的检测有两个主要的挑战。第一,网络流量大,而且产生快;第二,特征选择问题,攻击形式多样,不同场景适用性问题。在此之前,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执行任务都是基于特征选择的,样本的特征
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是支撑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叶绿素浓度(Chl a)是指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参数,其时空变化特征与诸多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夏季珠江口海域水文及生物地球化学观测数据,初步探讨该时期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并选取2种代表不同类群的典型赤潮生物进行室内培养实验,重点分析南海北部海域常见赤潮藻在不同环境因子(N、P浓
鱼类初期阶段的发育,主要有胚胎、幼鱼以及稚鱼期,初期阶段要求内源性营养即卵黄提供生长必需营养外,其余时期都得从外部环境摄取食物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繁殖。鱼类生存环境通常简单分为自然水域和人工养殖水域。自然水域的鱼类因气温变化,食物的分布差异,物种间捕食竞争,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等诸多原因大概率面临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问题。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水产的工厂化养殖导致的养殖密度过高,造成饵料投喂不均匀,养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教育产生深度融合,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传统教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存在困境。本研究为了探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构建了一种“线上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整个分层教学模式都基于云班课平台展开,并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实验研究,以验证该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
科学探究能力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要素,已经日益成为一线教师密切讨论的热点话题。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内容渗透到任务中,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这个过程主动构建知识与经验,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出可以应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科学探究能力。本研究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