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1993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和扶养人之间对生养死葬与遗赠等事项自愿签订的协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家庭模式的变化,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在社会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1985年制定的《继承法》在“五保户”制度的基础上确立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满足了许多孤寡、留守、失独、不婚等无人赡养的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彰显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民族文化,减轻了国家与社会的养老负担。2020年《民法典》继承和发扬《继承法》的基本精神,继续保留遗赠扶养协议相关内容。另外,通过《司法解释一》进一步明确了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效力。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是《民法典》的巨大进步,但是,在适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原则性强,缺乏法律依据等不完善的地方。遗赠扶养协议的立法宗旨与作用更多体现了社会责任。因此,对其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除了绪论与结论之外,按照基本理论的阐述、立法与司法现状分析、外国立法的考察、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展望等思路进行研究。虽然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和继承契约制度在立法传统与形式有所区别,但是研究继承契约制度对完善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一》规定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2010年至2021年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件的分析发现,我国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在适用中存在如下问题:被继承人还有其他债务关系时,扶养人不能按照协议约定继受遗赠财产;协议双方当事人之间丧失信任基础时,无法适用《民法典》合同编时,扶养人和遗赠人只能强制履行协议,无法行使解除权;在遗赠人生前,扶养人的利益具有不确定的风险;遗赠扶养协议的履行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议是:遗赠扶养协议之债在遗产债务的清偿顺序中应该优先于其他普通债务,保障扶养人尽扶养义务的同时享有受遗赠权;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基于信任关系而签订的协议,一旦失去信任,就不适合履行,双方当事人应该享有任意解除权;通过对遗赠财产的登记、限制遗赠人生前处分协议中相关财产、给予扶养人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等措施,保障协议顺利履行;通过形成遗赠扶养协议监督机制,促使公力监督和私力监督协助协议的履行,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益,打造美好氛围,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
其他文献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产业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显得迫切且重要。本文从当前国家战略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高校培养输送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范德霍夫(Van der Hoofden)试验法测量照明设备周围感应电压,计算各频率点感应内部电场强度与其限值比值的总和所得的加权总和因子F来评估被测照明设备对人体电磁辐射量的符合性。分析试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及计算各部分分量,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以不确定度的形式给出测量结果。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开始不断追求优化组织内协同,精简组织内流程,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谋求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此,运用工作流等技术构建高效、灵活、健壮、易用的企业工单管理系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本文由工单管理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说起,阐明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从概要到详细到阐明了工单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的工单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企事业单位建设类似系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筝曲《云裳诉》是现代筝乐作品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是从音乐素材和演奏处理两方面对该做作品进行初探,在理解筝曲《云裳诉》根植于陕西地方民间音乐的创作语汇的同时,着重论说筝曲中包含的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法,并尝试解读技法难点的演奏处理方式,以期更好地把握该作品的演奏艺术。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逐渐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威海市文登区农村居民的理财热情逐渐高涨。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文登区的理财市场存在问题,居民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居民理财行为的基础上,帮助农村居民提高理财认识,规划理财行为,防范理财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供给。本文通过对威海市文登区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现
研究一体化连续流间歇曝气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工艺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在曝气2 h、搅拌2 h的运行模式下,对COD、NH4+-N、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83.4%,75.4%和97.81%,各出水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5,4.59,7.63和2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小南河流域研究史的仔细梳理,结合作者自身的调研和多年来的遗产保护实践,在学术上展开了对小南河流域古代窑业的系统研究,从考古学出发结合遗产保护的遗产廊道理论,提出“景德镇小南河流域宋瓷遗产廊道”的概念,并进一步解析了该遗产廊道“1主+3支”的叶脉状遗产廊道结构和构成要素。
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可以从空间上将分散的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发挥其整体价值。太原市文化遗产丰富,但大多还停留在遗产“点”的保护层面。本研究基于保护性游憩视角,选取139个文化遗产资源点作为廊道构建的源点,按照人步行最大适宜距离划分了11个文化遗产组团,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3条重要廊道、15条一般廊道,为太原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随着机场航站无线电设备数量的增加,迅速准确地识别通信信号的模式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改进残差网络的信号调制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在信号预处理过程中引入了压缩感测方法,以丢弃采样信号的冗余分量,压缩后的测量信号作为网络的输入;然后,基于缩放的指数线性单位激活函数构造残差单元和残差网络,以解决训练时间长和样本相似特性难以区分的问题;最后,将全局残差引入训练网络以保证网络的收敛性。仿真结果
无人机作为空间智能时代的开拓者,已经在航拍摄影、竞技娱乐、环境检测、农林应用、建筑消防、国防公安、科研教育等多个前沿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给消费者带来舒适、便捷、多样的生活体验,同时以其安全、高效、智能的服务为社会各业创造巨大价值,它正在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下,无人机在能源的安全检测、危险预警;公安消防的侦察、搜救;以及地质灾害、疫情等重大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