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子,直播稻作为一种新型轻简栽培模式,具有省时、省工和节水等优点。试验于201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阿城实习基地进行,以龙庆稻21和绥粳18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灌溉方式,分别为常规淹水灌溉(T1)、轻干湿交替灌溉(T2)、重干湿交替灌溉(T3)和为干旱管理(T4),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最佳的灌溉方式,为寒地直播稻的节水、增产和优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寒地直播稻的株高、最高分蘖数、最终分蘖数以及叶面积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T1处理相比,T2、T3和T4处理的株高、最高分蘖数、最终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但在T2处理下降低不显著,T2处理抑制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成穗率,也增加叶片高效叶面积率,降低了叶面积衰减率。绥粳18的最终株高、最终分蘖数、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大于龙庆稻21。(2)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存在极显著影响。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输出量和输出率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T3和T4处理降低显著。与T1处理相比,在T2处理的茎鞘物质转化率显著增加,但T3和T4处理显著降低。T2处理条件下,直播稻能够积累更多干物质并进行分配,为最适的灌溉模式。(3)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的光合势、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速率存在极显著影响。两个水稻品种的光合势、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大小表现为T1>T2>T3>T4,且T1与T2差异不显著(除龙庆稻抽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差异显著),T3和T4处理显著降低(除两水稻品种分蘖-拔节期净同化率无显著差异)。(4)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粒叶比存在极显著影响。两个水稻品种粒叶比变化趋势总体一致,T1和T2处理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T3和T4处理。(5)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产量存在极显著影响。两个水稻产量均随土壤水势降低呈降低趋势。与T1处理相比,在T2处理下龙庆稻21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结实率显著降低,进而导致产量下降,T3和T4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降低。与T1处理相比,在T2处理下绥粳18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差别,但T3和T4处理则显著降低。龙庆稻21的收获指数表现为T1>T2>T3>T4,绥粳18表现为T2>T1>T3>T4。对于绥粳18来说,T2处理节水增产潜力较大,为最佳灌溉方式。(6)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龙庆稻21的水分利用率表现为T4>T3>T2>T1,绥粳18表现为T3>T4>T2>T1。结合经济效益和产量分析,绥粳18的灌溉节水量为32%,且产量下降幅度小。所以绥粳18为最适合的直播稻品种,且T2处理为最佳灌溉方式。(7)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的稻米品质影响显著。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两个水稻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对糙米率无显著影响,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但T3和T4处理结果相反。四种处理均对籽粒长宽比没有达到显著影响。两个水稻品种的食味值均随土壤水势的下降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龙庆稻21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为T3>T4>T2>T1,绥粳18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为T4>T3>T2>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