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第三代诗歌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第三代诗歌在经历了众声喧哗的年代之后,于90年代初不可抗拒地落下了帷幕。作为“朦胧诗”之后的青年实验性诗潮,第三代诗歌在创作方法、审美观念、语言意识与生命意识的挖掘以及探讨诗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层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第三代诗歌的研究,大多数局限在思潮性质、创作技巧、美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层面上,而缺乏系统的历史层面的观照。本文主要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和原则,并综合运用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与方法,重新审视第三代诗歌的历史意识、书写策略等一些重要的理论命题,从而为第三代诗歌的研究提供历史之光的烛照。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梳理诗歌与历史的不解之缘,分析诗歌创作与历史书写的内在一致性,并阐述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研究第三代诗歌的深层动因。第二部分考察第三代诗歌的命名和研究现状,对第三代诗歌的研究范畴加以说明,探讨了命名的困难性并简述了第三代诗歌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研究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从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出发探讨了诗与史的本质联系,认为历史中存在有诗歌的因素,而诗歌中也有历史因素的存在,从而得出历史是诗化的历史,诗歌是史化的诗歌的结论。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第三代诗歌的一些个案进行了新历史主义的观照。首先从“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角度讨论了第三代诗歌中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其次阐释了第三代诗歌中历史图景的拼贴景观;再次分析了第三代诗歌的话语狂欢和行为狂欢;最后对第三代诗歌边缘意识形态的书写策略进行了阐释。第五部分“结语”对第三代诗歌的超越与局限进行了客观公允的价值评判,认为第三代诗歌破坏有余构建不足,但总体上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和转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研究第三代诗歌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诗歌与史学的研究范围,为诗歌史的书写提供了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法、GARCH模型和Granger模型相结合的金融风险协同溢出模型。利用GARCH模型提取波动;利用谱聚类方法对波动数据集进行聚类分
<正> 自从本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积极倡导并致力于语义学研究以来,语义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获得长足的发展。语义场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是输出300 Hz-3 KHz范围类的信号频率,并将输出信号放大10倍,用Multisim观察检测结果。
改善农村金融和给予农民特别支持,是政府能够确保农民因信贷而进一步依赖和支持政府,而且也是“获得农民长期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20世纪前半期,国民政府为其统治赢得更多合法
目的了解山东临沂市区成年高血压患者膳食状况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为当地高血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釆用分层抽样方法(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以临沂市兰山区、河东
油脂氧化是油脂工业中控制产品质量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检测油脂产品的氧化稳定性并准确预测其保质期是油脂行业和添加剂等食品行业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最简单
宣鼎是清末文坛较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绘画、诗歌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文言小说《夜雨秋灯录》是《聊斋志异》仿作中较好的作品。被誉为“唐人小说之流亚,《聊
日语中关于条件表现的研究可谓是由来已久,而且成果颇多。其主要原因是日语中关于条件的表达形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很多的用法也是相似相近。尤其是对“と”、“ば”、“たら
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以大众传媒为生活主导的时代。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渗透性使人们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转向和变化,同时也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
为研究中小企业信用监管路径演化,借助演化经济学方法,建立了中小企业与信用管理部门之间博弈的支付矩阵,并分析个体策略选择对群体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群体行为特征和均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