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数字地形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测绘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用于进行数字地形分析的DEM数据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分析方法的计算效率相对较低,处理时间过长。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致力于提高数字地形分析效率,但相关成果通常难以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集群的优越性能,且对分析算法的优化不足。并行计算和算法优化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两种有效方法。本文以数字地形分析理论及实际问题为基础,具体从算法优化及性能提升出发,着力提高数字地形分析效率。根据数字地形分析实际问题特点,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填挖分析和淹没分析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针对多类数字地形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高性能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针对填挖分析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等面积数据划分的并行填挖算法,提高了填挖分析的计算效率和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对于给定不规则区域条件下的填挖分析问题,本文基于等面积数据划分方案实现了填挖算法的并行化,保证了并行任务的负载均衡,并通过数据分段读入的方式提高了算法的数据处理能力,为非邻域相关类问题提供了较为通用的并行化方法。(2)针对给定水位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基于条带边界追踪的并行淹没分析算法,同时设计了高性能并行结果融合策略,有效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通过对串行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给定水位条件下淹没分析算法的可并行计算分量,为算法并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高效的结果融合策略,有效缩减了算法中存在的串行分量,提高了算法并行化程度,为邻域相关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并行化策略。(3)针对给定水量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基于快速淹没树生成的淹没分析算法。由于淹没树生成算法属于全局相关型算法,并行化难度较高,且并行效率提升并不明显。而通过对淹没树生成算法中复杂度较高的步骤进行优化,能有效降低总体分析时间,提高淹没分析计算效率。本文通过对现有淹没分析及其预处理算法进行优化,大幅缩减了预处理算法运行时间,并分析了更高效的淹没区域查询方案。本文提出的优化思路对全局相关类算法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28nm体硅SRAM和28nm FDSOI SRAM为研究对象,以辐照实验、建模仿真、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探讨了低能质子诱导的单粒子效应。文章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介绍了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制造工艺的发展使以往可以忽略的问题变成亟待解决的挑战,必须对新涌现的问题开展机理研究。(2)研究了两款SRAM对低能质子的敏感性。开展了低能质子、高能质子辐照实验,结果显示FDSOI
基于CMOS工艺的超低功耗MTP存储器,作为小容量的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超低功耗的优势。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超低功耗MTP存储器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了典型的超低功耗MTP存储单元结构,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了一种MTP存储单元结构,新的单元包含一个高压管。新的单元结构与典型的单元结构相比有以下优势:具有更小的单元面积,提高了
固态硬盘(SSD)以其高性能、高性价比,逐渐成为主流存储设备。但是,一些先天的特征仍然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1)随着写及擦除次数的增加,极易磨损。因此,出于可靠性方面的考虑,SSD通常都装有专用的纠删码(EC)模块。但是,EC模块仅在纯粹的数据丢失情况下才被静态使用。换句话说,在数据完好无损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SSD中的常态),EC模块不会被使用。(2)读、写、擦除这三个基本操作之间存在巨大的延迟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高性能计算早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也涉及国防、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传统领域。高性能计算为计算机的底层计算提供持续的计算支撑。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的是基于协处理器系统的计算机,例如在HPC世界TOP500排名中就有很多基于协处理器系统的超算。在科研界,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普遍使用的也都是CPU和GPU协同工作的系统。特别是在
M-SOC是国产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多核微处理器芯片,片上集成多个运算内核,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传统DDR难以满足其高带宽的访存需求。高带宽存储器(High-Bandwidth Memory,HBM)作为一种新型存储解决方案能够提供更高的访存带宽,可有效缓解M-SOC所面临的“存储墙”问题。本文基于M-SOC对HBM的高带宽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其片上网络与HBM之间的数据转接桥(HBM Data Bri
使用诸如胖树、叶脊等拓扑的多根拓扑能够使网络鲁棒性得到显著增强,也给网络规模扩张提供了可能。但网络规模的扩大使得资源竞争的局部性冲突加剧,从而使拥塞控制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信用预约的控制算法被提出,基于信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在未发生拥塞前就确定各个节点能够占用的链路资源,以规划好的速率发送数据从而达到不引入排队延迟就能实现高利用率。但是实际部署基于信用预约的协议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
在目前的100Gbps光纤骨干网中,DP-(D)QPSK调制格式因其频谱利用率高、色散容限高、抗非线性效应能力强等特性成为主流调制格式。相应地,传统的数字相干接收技术也已发展成熟。但是随着对智能光网络监测和网络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速光信号智能接入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应用背景下,传统数字相干接收技术暴露出了以下几大问题:1.数字相干接收机结构复杂、成本高昂;2.数字相干接收机一
量子霸权是量子计算发展中的里程碑,代表着量子计算装置的计算能力在某些特定问题上超越了最快的经典计算机,是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玻色采样模型是实现量子霸权的有力候选实验,其对应的数学问题是一个经典计算机难以求解的采样问题,而其物理实现只需要全同光子、线性光学网络以及被动的探测,因此相对于通用量子计算机更容易实现。在玻色采样的相关研究中,玻色采样验证问题,是玻色采样的实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在航空航天、天体物理学、生物医学、气象、材料科学、核工程等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无一不发挥着重要作用。粒子输运模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应用。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子被发现后,对于各类微观粒子的研究就一直持续不断。粒子运输理论已经被应用在天体物理、核物理、医学放射性治疗等重要领域。粒子输运方程(Boltzmann方程)是描述粒子传输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海量的异构终端设备不断接入互联网,数据类型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数据量急剧增加;同时,智能家居、智能网联车等大量新型应用的涌现对服务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在靠近用户或者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实时的服务。由于用户具有移动性,为了满足服务的低延时要求,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将承载服务的虚拟机迁移至距离用户更近的边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