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进气固冲发动机短补燃室燃烧组织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导弹推进系统,以其体积比冲高、推力系数大、易于小型化、使用维护性好等优点,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新一代战术导弹的战术技术要求,通过短燃烧室高效、稳定燃烧可有效提高导弹整体性能和适装性。本文以某型固冲发动机为研究背景,考虑到该发动机受限于导弹的弹舱要求,发动机补燃室长径比不大于3,为满足发动机总体性能,从而为型号研制奠定重要基础,急需完成固冲发动机短补燃室高效燃烧技术攻关。本文针对补燃室内硼颗粒在富氧环境下发生的点火与燃烧过程,在分析硼颗粒燃烧机理基础上,基于硼颗粒燃烧数学模型编制软件,实现了硼颗粒点火、燃烧和熄火过程的模拟;提出了硼颗粒粒径计算方法,并依据试验数据获得硼颗粒粒径的拟合参数,采用该方法的仿真计算结果与地面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补燃室二次燃烧效率的因素,仿真分析表明补燃室头部高温回流区是补燃室头部进气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的重要影响因素。头部进气转弯段占用的头部扇形角越小,来流空气突扩效应越明显,越有利于在补燃室头部形成高温回流区,为硼颗粒点火燃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燃气喷头结构也会对补燃室头部回流区构建产生影响,燃烧组织方案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转弯段和燃气喷头结构匹配问题。本文通过补燃室燃烧组织方案设计及计算仿真,得到了较优设计方案,基于此开展对比试验验证,头部进气短补燃室地面试验燃烧效率显著提高。通过本文研究,头部进气短补燃室燃烧效率达到0.75以上,探索出提高头部进气短补燃室二次燃烧效率的新技术、新途径,研究工作对指导固冲发动机燃烧组织方案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神经网络体系结构和损失函数的深入研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低、高层图像处理任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层任务中,一味地以加深加宽神经网络的
众所周知,为了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普遍方法是设置诱导缝。因此正确掌握诱导缝所在断面等效强度的有关知识,合理设计诱导片的形状、尺寸、位置显的十分
肺癌的筛查一般需要PET-CT医学影像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确定了肺癌类型,才能采用对应的医学手段进行治疗。如果只依靠医生的肉眼以及经验对肺癌的类型进行判断,不但效率低下,
非饱和黄土大量存在于中国西北地区,基于黄土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不可避免性,对非饱和黄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取兰州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夏
目标跟踪技术已经在军事安全、轨迹动态分析、场景识别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模型学习连续视频的第一帧的信息,然后在接下来的复杂连续帧中识别并定位目
异形柱(specially shaped column)是异形截面柱的简称。这里所谓“异形截面”,是指柱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常用普通的矩形截面相异而言。异形柱是指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s)的一致性作为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成为了控制科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同时,系统的开放共享性给多智能体系统的安全问题
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悬浮于大气中的细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云的辐射强迫对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起着重要影响,准确获取云的光学和微物理特性及其时空分布对于研究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线工程中的关键一环,肩负着重大任务。从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引起的变电站震害来看,高压电气设备遭受的破坏严重,导致周
近年来,机器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图像识别能力。然而研究表明即使决策可靠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也容易受到对抗性攻击的影响。通过向合法样本添加微小扰动形成的对抗样本使模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