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农村产业结构作为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利益自身的要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通过现实调查,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对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历史和现状做出总结,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前后对农民增收及农村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改革与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制定了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并为相关部门在宏观调控农村产业结构方面提供决策依据。首先,对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近几年来,青州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格局已经结束,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并逐渐从第一产业为主体向第二、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但是在农村家庭性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仍占绝大部分,第二、三产业收入增长缓慢。究其原因是种植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重心偏低;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小;资源优势未发挥,渔业发展缓慢;缺乏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效益低;区域化布局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化;农村就业机会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观念体制落后,农村组织化水平低。其次,通过借鉴国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做法,结合青州市实际,明确了以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依靠科技、区域比较为主的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原则,形成了理论认识与实践结合、多样化发展与农村内部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最后,提出了调整优化青州市农村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环境;落实科技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现代高效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龙头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