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尖轨层流等离子表面强化方案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重载货运已经成为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列车轴重的提高,轮轨间的磨耗与损伤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对于铁路道岔尖轨等磨损严重的部件而言,层流等离子表面强化技术是一种对钢轨表面进行淬火改性处理的技术,能提高钢轨表面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开展铁路道岔尖轨层流等离子强化技术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铁路道岔尖轨层流等离子表面强化方案优化为目的,通过模拟仿真与现场试验结合的方式对层流等离子强化技术在铁路道岔尖轨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该技术对钢轨材料拉伸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及对轮轨接触受力特性的影响,并结合仿真和试验结果提出对应用方案的优化。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钢轨材料的拉伸试验以及钢轨的静弯试验结果可知,层流等离子强化技术降低了钢轨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拉伸强度降低了约30%,但强化处理后的钢轨仍然满足规范对静力弯曲性能的要求。(2)对层流等离子强化尖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强化斑导致了尖轨表面接触应力的重新分布,虽然Von Mises应力在强化斑处大幅增大,但由于屈服强度提高,强化尖轨整体塑性应变水平降低。Von Mises应力极值随强化斑直径增大而增大,随强化斑厚度增大而减小;塑性应变极值随强化斑直径增大而减小,随强化斑厚度增大而增大。强化斑间距应取大于2 mm,相邻强化斑不会对各自的应力应变分布产生影响。(3)通过磨损与接触疲劳试验分析了强化钢轨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层流等离子强化处理试样的耐磨性相较于普通试样均有显著提高。试样耐磨性随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强,随直径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在直径为5 mm时达到最优,实际强化时应取5 mm,占空比应根据强化斑直径与间距要求取相应值。材料强化斑处为均匀且致密的高硬度马氏体组织,能有效抑制材料表面的塑性变形及点蚀坑、层状剥落等现象的产生。在强化斑边缘处产生的裂纹未向周围基体区扩展。(4)现场应用观测表明,在同等运营条件下,经过层流等离子强化处理的尖轨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大幅高于未处理的普通尖轨。部分强化尖轨出现了掉块、裂纹等伤损现象,未影响其正常使用,且采取打磨等手段及时消除伤损可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无人驾驶定位导航系统中,目前主要涉及激光SLAM(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
关于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比较新的课题。我国普通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规定: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日益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但在教学评价环节仍然缺乏智能化手段,传统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活动缺乏时效性、便捷性与客观性。而日常化、连
移动通信领域随着时代不断地向前迈进,经过逐年创新和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的产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当前5G移动通讯技术正逐步地普及,高频信号
冲击地压是矿山灾害形式中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而且随着采深的日益增加,已逐渐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作为煤矿的主要动力灾害,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治理难度大,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有效预测和科学防治的问题。本文以湖西矿井31202工作面具体地质生产条件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湖西矿井31202工作面进行覆岩运动规律、采动
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美国汉学家和道教学者孔丽维(Livia Kohn)于2016年出版的Science and the Dao一书的第七章和第八章作为翻译语料,所选篇章将道教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现代科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道教,以促进道教在新时代的发展。Science and the Dao第七章和第八章存在大量科学类文体和哲学类文体融合现象。科学类文体拥有自身语言特点,表述准确客观,逻辑思维缜密
学位
现阶段老年照护领域中仍存在着照护名称和措施不规范、冗余等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表明现阶段老年产业的相关标准化建设亟需解决。领域本体作为
Power图在图形学和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具有质心约束和容量约束的质心容量限制Power图(Centroidal Capacity Constraint Power Diagram,简称CCCPD)尤为突出。
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水平实践人才,各领域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及其应用的支撑。强化数学的应用是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特色之一,从2003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所带来的不透水面的显著增加、土壤硬化以及植被覆盖率降低改变了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水文特征,导致城市地表下渗率降低,大大增加了城市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风险。探究和分析城市绿地对降雨-径流的过程的影响可为调控城市暴雨洪水风险提供客观可行的方法,一定程度上也能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2015年Google Earth影像提取出福建省福州市主城区绿地,利用校核后的S